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 《中葡薈澳-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訓》 招生簡章

2024/05/16


文本,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

《中葡薈澳-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訓》

招生簡章

未命名


  1. 項目實施背景及特點

中國和葡萄牙之間有著悠久的曆史淵源和長期的雙邊關系。2019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澳門定位為“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即建設世界休閑中心、中葡經貿合作服務平臺、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在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中葡薈澳—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訓”利用澳門獨特的平臺作用,積極參與並加強對澳門手工藝技術的傳承、發展和創新,深化與葡語國家的深層次文化交流,通過藝術項目推動中葡文化互動,為中葡兩國的文化合作和民眾情感對接提供新的機會。

二、培訓項目簡介

(一)項目簡介

《中葡薈澳—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訓》包含“葡萄牙瓷磚畫手工藝”與“澳門造船手工藝”兩個重要部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澳門超高的造船術在海上絲路上有著重要的作用,葡國文化透過往來海船在澳門交流,形成了具有澳門特色的葡萄牙瓷磚畫。本項目充分發揮了澳門在大灣區的“門戶”角色,通過對葡萄牙瓷磚畫和澳門造船術的培訓及創新推廣,不僅將文化交流呈現為可見的形式,更是推動了中華文化從大灣區走出去的步伐。項目依托澳門規模最大的綜合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為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交叉視野及創新平臺。

完稿 澳门_画板 1 副本 2

葡萄牙瓷磚畫手工藝 創新人才培訓

完稿 澳门_画板 1 副本 3

澳門造船手工藝 創新人才培訓

(二)國家藝術基金簡介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藝術基金(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縮寫為CNAF)於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同時依法接受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國家藝術基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藝術規律,鼓勵探索與創新,宣導誠信與包容,堅持“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 

(三)實施主體簡介

建筑外的招牌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本項目實施主體澳門科技大學坐落於澳門氹仔島,經澳門特區政府批准,擁有完善的本碩博體系。學校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是海峽兩岸暨港澳二十強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300強,世界年輕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6位。2022年,大學成為澳門第一所成功全面通過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QAA)高等教育素質評鑒——院校認證(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的高校。大學緊貼澳門和國家發展所需,充分吸納國際一流大學的辦學經驗,培養符合科技與經濟全球化發展所需的高質素人才,同時積極拓展多元化和前沿性學術研究,促進大學跨越式發展,努力躋身亞太區知名學府行列。學校現有三個國家級研究平臺: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此外還建立了二十多個重大的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在多個領域開展了戰略性跨學科及前沿研究。大學還設立了澳門首個諾貝爾獎得主命名的實驗室“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獲國家教育部批准,大學與內地五所高校共同建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及聯合實驗室。大學於2021年設立了澳門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2022年3月和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聯合申報的水利部數字孿生流域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籌建。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發展迅速,在澳門及亞太地區已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學院目前設有20個課程,涵蓋傳播學、設計學、美術學、電影學、建築學、數字媒體、表演藝術、音樂學等學科門類課程。其中傳播學、電影學所歸屬的社會科學學科,在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社會科學學科排名中,我校上升至251-300名。學院在讀學生共四千七百餘人。學院設有澳門傳媒研究中心和澳門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其中,澳門傳媒研究中心經中國教育部批准,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複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達成合作,為其夥伴研究基地。學院聘請來自世界各地著名高校(如耶魯大學、康涅狄格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漢堡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複旦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的知名教授、學者以及業界知名人士為學生授課、舉辦講座及工作坊。學院教學突出實踐性,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性,設有多個實驗室和工作室,包括“金木工設計實驗室” “陶藝實驗室” “數字構建實驗室” “文物修複實驗室” “ 攝影棚” “影視制作剪輯室”和“美術館”等,以保障實踐培訓。

三、培訓安排

(一)培訓時間

根據《國家藝術基金申報指南》和《項目資助協議書》的相關規定,培訓周期定為2024年7月16日至2024年9月14日,培訓總時長共60天,其中集中授課30天。

具體培訓安排為:

2024年7月16日舉行開班儀式

2024年7月16日-8月14日(集中授課、采風、考察)

2024年8月15日-9月13日(學員創作階段)

2024年12月(研討會、展覽)

(二)項目實施地點

1、集中授課地點:澳門科技大學、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

2、項目交流、采風、創作等藝術實踐地點:澳門博物館、澳門葡人之家工藝學校、澳門陶藝實驗室、澳門機場、澳門拱北關口、澳門市政廳、澳門歷史城區、澳門海事博物館、澳門歷史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路環荔枝碗造船業展示館、澳門文化局龍環葡韻住宅博物館等。

(三)課程設置

主要課程:《中國民間工藝簡史》《澳門手工藝美術史》《景德鎮對葡萄牙陶瓷工藝的影響》《澳門瓷葡萄牙磚畫與葡萄牙本土瓷磚畫的文化比較》《葡萄牙瓷磚畫技藝》《葡萄牙瓷磚畫的風格研究與創作》《中葡瓷磚材質運用》《中葡材料解析及修複》《中國造船手工業概論》《澳門造船業發展史》《木帆船設計與制作》《中葡造船技術比較》《澳門造船技藝的發展與創新》《傳承與活化手工藝文化》《澳門手工藝與文創融合探究》《創新思維與產業活化》等(具體課程名稱以實際課表為准)。

(四)成績評定

成績評定主要針對學員課業完成的品質進行打分,具體標准(以百分計):出勤占20%;階段創作(草圖、方案、小樣等)占30%;最終完成創作占30%;參加展覽、發表作品占20%。經評定、考核合格後,可獲得《結業證書》。

(五)師資力量

本次計劃遵循“文化融合、工藝創新、產學結合”的宗旨,聘請任教於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知名教授、學者,以及來自葡人之家、澳門造船工藝文化協會等多方知名人士對學員進行授課。

師資團隊由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教授、清華大學張夫也教授、清華大學鄭寧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朱樂耕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肖勇教授、中國美術學院王雪青教授、中國美術學院鄭巨欣教授、中國美術學院汪正虹教授、景德鎮陶瓷大學寧鋼教授、澳門科技大學吳衛鳴特聘教授、澳門科技大學葉健雄助理教授、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姜俊博士等知名學者及澳門葡人之家協會Arlinda Frota客座教授、Paulo Guilherme客座教授、葡人之家工藝美術學校課程導師Yoko Kutsuwada、路環荔枝碗勝利船廠廠長談錦全、澳門造船工會前任會長譚錦光、澳門造船工藝文化協會會長談駿業、澳門船藝文化研究協會會長林偉球等專家組成。

1. 項目負責人: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黃光輝副教授、博導

2. 項目聯絡人: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孔令旗助理教授、博導

(六)培訓成果展示

學員優秀作品將於2024年12月在澳門科技大學美術館進行展覽。

(七)學員管理

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學員入選後,將針對每位學員實施跟蹤管理、階段檢查與結業評價。參訓學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項目主體即時解除其參訓資格,該學員不予結業,不發放結業證書:

  1. 培訓期間發表違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有損黨和國家形象及其他有關意識形態方面問題的言論的;

  2. 嚴重違反項目主體制定的管理制度,經多次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

  3. 無故曠課1次,或出勤天數不足培訓總時長90%的;

  4. 中期或結業考試、考核成績不合格的;

  5. 在學習中給培訓造成不良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的;

  6. 在學習、創作實踐中,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的;

  7. 其他不予結業的情形

四、培訓對象

(一)培訓對象遴選

本培訓項目面向全國招生,通過競爭擇優入選學員20名。入選學員的年齡原則上為45歲以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為人正派;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在職青年藝術人才。同時,學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中的一條:

(1)在本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或承擔省級以上研究課題且成果較為突出的;

(2)取得本專業副高級(含副高級)以上職稱的;

(3)取得與本專業相關碩士研究生學曆或連續從事本行業工作滿10年以上,且有較大發展潛力的。

招生範圍包括:陶瓷繪畫、陶瓷設計、藝術設計、造船術、非遺手工藝研究等相關從業人員或高校教師。

注:已經參加過國家藝術基金同類項目培訓者,不再錄取。

(二)錄取方式

報名截止後,培訓領導小組按國家藝術基金相關規定,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方式進行資格審核,擇優錄選學員。項目組將通過電話或郵件的方式與擬入選學員確認培訓時間及培訓事項,未回複者視為自動放棄錄取資格,確認無誤後將終評結果報送國家藝術基金管理部門審核、報備。項目組將通過官方公眾號“匠心薈澳”公布錄選名單。

五、報名事項

(一)報名時間

招生簡章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6月18日截止。

(二)報名方式

1.報名流程:

提交報名表及相關材料→資格審查→發放錄取通知書→報到入學。

2.報名人員需提交的材料:

(1)《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中葡薈澳—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訓”報名表》(見附件1);

(2)身份證正反面影本;

(3)最後學曆、學位證書影本;

(4)經本人工作單位或相關機構開具的“同意脫產學習證明”蓋章確認電子版(見附件3);

(5)職稱證或從業資格證影本;

(6)其他業務證明材料(獲得省級以上獎項證書影本、承擔省級以上研究課題立項或結項證明影本、發表刊物的封面、版權頁、目錄頁及全文影本等);

(7)提交近五年的原創作品照片5張 (要求:JPG格式,照片解析度不低於300dpi且大於5MB,檔命名為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創作時間)

請於報名截止日期前將以上材料電子稿發送至郵箱:craftmacau@163.com (所有檔均以pdf格式儲存,郵件主題和壓縮檔均以“姓名+單位+報名材料”命名),報名材料一經提交概不退還,請自行做好材料備份。

(三)報到方式

報到時間:錄取後另行通知

報到地點:錄取後另行通知

六、其他有關要求和注意事項

(一)培訓費用

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參加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往返交通費、培訓期間的食宿、學習費用均由項目主體承擔。關於交通費報銷請參見附件《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附件2)。

(二)聯系方式

報名工作聯系人:孔令旗老師、王小楓老師

單位:澳門科技大學

電話:+853 68596518

郵箱:craftmacau@163.com

地址:中國澳門氹仔偉龍馬路

郵編:999078

咨詢及材料發送郵箱同上

(三)著作權規定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和澳門科技大學在公益性宣傳推廣活動中,有權無償使用學員在本項目中的學習、創作成果,並行使相應展覽權、放映權、廣播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表演者權和錄音錄像制作者權等著作權相關權利,有權無償使用學員的肖像、姓名等。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和澳門科技大學所獲得的著作權授權許可的方式為普通授權許可,行使本項目約定的著作權授權許可權利的期限是學員報到之日至著作權保護期終結,行使本項目約定的著作權授權許可權利的區域範圍是全世界國家和地區。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和澳門科技大學有權將本項目約定的著作權授權許可範國內的全部或部分權利轉授給第三方行使。學員一經報名則視為認可上述事項。

附件:

附件1《中葡薈澳-澳門手工藝創新人才培訓》學員簡歷表

附件2培訓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

附件3脫產学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