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相信你的力量” ---送别2024届毕业生

2024/06/12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张志庆教授

2024年6月11日

尊敬的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博士

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学生厅厅长陈旭伟先生

澳门科技大学校董、永利澳门总裁陈志玲女士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南光集团副总经理宋晓冬先生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2024届毕业生和你们的亲朋好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欢送2024届毕业生。你们要离开了,但我相信,你们无法忘记澳门,无法忘记科大校园的桌椅板凳、花草树木,因为,这里刻下了你们青春的脚步,这里记忆着你们从幼稚到半生不熟再到成熟的过程。在告别的时刻,我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祝贺你们,祝福你们,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同学们谈一谈最近几年来,我们所经历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迁,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影响着同学们的未来。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从自动驾驶到智慧家居,从医疗诊断到金融服务,从论文写作到文学、设计、绘画和影像创作,AI的应用正在扩展到几乎所有的领域。这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面临对真实与虚假、共享与隐私、效率与就业等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定义。

例如Open-AI的Sora,Chat-GPT 4o,可能很快发布Chat-GPT 5;Google DeepMind 2018年发布了AlphaFold,今年5月发布了AlphaFold 3,成功预测了蛋白质的三D结构,这在生物学和医药学领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AI的潜力,也提醒我们,技术进步需要与人文关怀相结合,需要考虑是否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也许这正是对齐主义者、Open-AI创始人兼技术总监伊利亚·萨斯克维尔(llya Sutskever)今年5月15日宣布从Open-AI辞职的原因。

有人说,技术、机器是人创造的,因此永远不会超越人,人工智能不是人类智慧。然而,当英伟达创造出Earth Two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沉浸在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的时候,人何以为人?作为人文艺术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作为创意领域的从业者,我们或许应该有更多思考,更应该警惕人的批判性思维,人的想象力和原创能力,人的此在的共情能力的减弱乃至丧失。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为了适应这个时代,跟上这个时代,改变这个时代,我们能够保留的可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去年,送别2023届毕业生的时候,我致辞的题目是“做一名有同理心,有职业操守的人。”我说,无论如何,你不能忘记,你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应该具有生命同理心的人、具有职业操守的人。因此,你可以不是君子,但不能做小人;你可以不是孤勇者,但不要做伪善者。无论技术导向何方,无论文明如何发展,社会怎样变化,有一些基本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不能丢失,不能放弃。

我想,今天,这个要求依然很重要,甚至更重要了。我们很多老师给毕业生同学们录制了告别祝福语,刚才大家可能看到了。其中有一个老师说,希望同学们毕业后任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听上去很简单,很质朴,却有着根本性意义,或者说,是一切意义的基础和出发点。

最后,我用一首诗作为结束语: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相信你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2024年届的毕业生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