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建築學博士生論文首次獲得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收錄

2022/06/02

202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評審結果於5月31日公布,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20級建築學博士生投稿的6篇論文獲大會收錄,其中陳以樂、譚凱欣、鄭亮的《基于口袋公園設計的超高密度城區更新策略研究——以澳門半島黑沙環第一街至第七街區域爲例》獲邀在年會城市更新主題會場上宣讀。在澳門舊區重建、城市更新問題日益凸顯的背景下,文章以超高密度城區澳門半島黑沙環第一街至第七街區域爲例,剖析基地的現狀環境、從環境、政治、社會三個構面結合居民訪談反饋,針對性地提出了以口袋公園設計爲主的景觀小公園更新構想,並對景觀街道更新、以流動的文創産業更新商業空間、基礎安全設施的環境品質更新構想、建築外表皮的統一以及造價預估分析。

論文插圖—更新分區構想

論文插圖—構想設計圖

鄭亮、陳以樂的《澳門文化遺産保護中的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以澳門茨林圍爲例》獲邀在年會現場以墻報形式進行展示。文章以澳門文化遺産保護中的數字化技術爲視角,結合澳門茨林圍的案例探討文化遺産數字化採集技術的工具和方法。首先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文化遺産進行三維數據的採集,獲取精確的點雲數據。其次將點雲數據進行過濾、識別、注册、著色和管理。最後對處理完成的點雲數據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分析和數據豐富。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對文化遺産的簡單測量到三維可視化,再到網格化和信息化,研究成果爲澳門文化遺産保護提供新的數字孿生分析方法。

論文插圖—文化遺産數字化體系

論文插圖—三維激光掃描儀和彩色點雲空間數據

論文插圖—三維注釋標簽界面

論文插圖—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生成的總平面圖

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影響力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盛會,每年舉辦一次。年會通過全體大會、專題會議、自由論壇、特別論壇、主題展覽和工作會議等形式,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作報告,同時在行業內廣泛徵集論文,系統交流一年來我國各地在城市規劃研究、規劃管理、規劃設計和規劃教育等領域的最新成就,探討當前城市規劃工作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具有學術性强、信息量大、參與度高的特點,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學術交流最新成果的極好平臺。今年共收到3841篇論文投稿,首次收到來自澳門高校的投稿。經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對所有投稿進行雙向匿名審查,並按規則剔除了經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發現的不合格論文、存在一稿多投現象的論文,最終獲選論文收錄到《202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

澳科大建築學課程教學十分重視和積極鼓勵學生參加高水平學術會議,建築學博士生首次參加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的論文徵集並獲收錄,體現了澳科大建築學課程注重以建築學為核心的人居環境多學科研究,尤其是澳門城市更新和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

本次收錄的文章還包括《中葡合作平臺下的東帝汶帝力城市規劃發展與展望》(合作院校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人文學院)、《澳門傳統居住建築保護初探——以圍、里爲例》、《澳門前地邊界空間特性與更新優化研究》、《高密度城市道路網絡與功能集聚空間特徵研究——以澳門北區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