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建筑学博士生论文首次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收录

2022/06/02

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评审结果于5月31日公布,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20级建筑学博士生投稿的6篇论文获大会收录,其中陈以乐、谭凯欣、郑亮的《基于口袋公园设计的超高密度城区更新策略研究——以澳门半岛黑沙环第一街至第七街区域爲例》获邀在年会城市更新主题会场上宣读。在澳门旧区重建、城市更新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文章以超高密度城区澳门半岛黑沙环第一街至第七街区域爲例,剖析基地的现状环境、从环境、政治、社会三个构面结合居民访谈反馈,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口袋公园设计爲主的景观小公园更新构想,并对景观街道更新、以流动的文创産业更新商业空间、基础安全设施的环境品质更新构想、建筑外表皮的统一以及造价预估分析。

论文插图—更新分区构想

论文插图—构想设计图

郑亮、陈以乐的《澳门文化遗産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以澳门茨林围爲例》获邀在年会现场以墙报形式进行展示。文章以澳门文化遗産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爲视角,结合澳门茨林围的案例探讨文化遗産数字化採集技术的工具和方法。首先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文化遗産进行三维数据的採集,获取精确的点云数据。其次将点云数据进行过滤、识别、注册、著色和管理。最后对处理完成的点云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分析和数据丰富。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文化遗産的简单测量到三维可视化,再到网格化和信息化,研究成果爲澳门文化遗産保护提供新的数字孪生分析方法。

论文插图—文化遗産数字化体系

论文插图—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彩色点云空间数据

论文插图—三维注释标签界面

论文插图—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生成的总平面图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通过全体大会、专题会议、自由论坛、特别论坛、主题展览和工作会议等形式,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作报告,同时在行业内广泛徵集论文,系统交流一年来我国各地在城市规划研究、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和规划教育等领域的最新成就,探讨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学术性强、信息量大、参与度高的特点,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学术交流最新成果的极好平台。今年共收到3841篇论文投稿,首次收到来自澳门高校的投稿。经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对所有投稿进行双向匿名审查,并按规则剔除了经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发现的不合格论文、存在一稿多投现象的论文,最终获选论文收录到《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澳科大建筑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建筑学博士生首次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论文徵集并获收录,体现了澳科大建筑学课程注重以建筑学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多学科研究,尤其是澳门城市更新和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本次收录的文章还包括《中葡合作平台下的东帝汶帝力城市规划发展与展望》(合作院校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人文学院)、《澳门传统居住建筑保护初探——以围、里爲例》、《澳门前地边界空间特性与更新优化研究》、《高密度城市道路网络与功能集聚空间特徵研究——以澳门北区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