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澎教授談「藝術史研究與寫作方法」

2022/03/23

「藝術名家進科大」系列講座之「藝術史研究與研究方法」於2022年3月18日在澳門科技大學N座成功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了銀川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呂澎教授為學生進行講解。本場講座由澳門基金會贊助。

呂澎教授在本場講座中闡述了三個藝術史寫作的基本概念,向學生傳遞藝術文明的魅力。講座伊始,呂澎教授講解了藝術史與歷史的關係,闡述歷史是由紙筆書寫這一觀點,將藝術史的研究和歷史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由史入題,呂澎教授深入講述了構成歷史的基本要件——空間與時間,通過這一要件分解時間與空間的提示。呂澎教授以四川美術學院的學生所做的“傷痕美術”為例,學生以表現性的對話,完成了由古典藝術完成的作品。這一例子體現了藝術史的寫作受上下文語境影響,且語境本身也是隨時間變化的。接下來,呂澎教授繼續闡釋了“歷史判斷先於審美判斷”的基本概念,加強論證了藝術史與歷史的統一性這一觀點。“美”或者“審美”,在藝術史中意味著視覺習慣、行事標準與趣味判斷。“美”的概念和意義,是從十九世紀末的日本傳入,而後經由世人的不斷理解與討論而完善。呂澎教授向學生們展現了不同時間下的板繪、油畫與寫實繪畫等作品,希望傳遞對審美文明的理解和重視。

講座最後,呂澎教授為學生獻上美好的祝福並與同學們合影留念,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呂澎教授向學生們講解藝術史研究的中心問題:如何書寫藝術史?

呂澎教授耐心回答現場學生問題

現場學生仔細聆聽呂澎教授的講座,並紀錄相關筆記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