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走進校園

2015/02/11

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主辦的協助創新論壇之《科學家走進校園講座》於2月4日下午在N座317室舉行。台安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何小台博士、台北科技大學邱于芸助理教授、台灣工研院產服中心總監徐竹先先生分別就《從創新/創業邁向募資之路》、《未來文創趨勢》、《從工業技術到時尚藝術》等三個主題發表演講。

  何小台博士指出,創業者在做好初期的準備和運營之後,便需要尋找更多資金,若發展得好,公司會接到天使投資人的錢,而如果挺過創業難關,未來見到曙光,這時創投的介入以及最後一步的IPO上市則會接踵而至。他以Google、亞馬遜為例,說明若創投眼光犀利,將會通過投資初創企業而獲得豐厚的回報。他表示,美國的創業投資基金創造不少家喻戶曉的品牌,例如Facabook、雅虎等,而許多獲創投基金青睞的公司創始人在創業之時在與台下在座的學生相當。“真正的創業熱情是一心想要完成夢想,而不在乎自己現有的資源有多少”。他作為一位創投管理者,勉勵有志創業的同學要把握黃金時機,更期待年輕人有更多顛覆和創新的想法得以實現。

  “你有權站在世界的舞台,但要有人懂你,你的天賦要被世界發現”。邱于芸助理教授在談到文創產業時以台灣的阿原肥皂為例,說目前此廠的所有原料皆為台灣製造,廠主用這種方式帶動已經受外流衝擊的台灣工業,“做得越大,越能幫助下游產業”。她稱出現此類將勞動力美學與土地倫理結合的文創產業十分難得,並藉此呼籲台灣的創投資金不因只重視商業模式,而應更注重人文,並讓這些產業以及它們的產品“最終被看見”。

  徐竹先先生在演講中透露,自己一直專研銀製品的手工藝,所用材料都是日本的產品,該日本公司專門從世界各地的電子廢棄物中提取銀,並製成原料,再售予手工藝者。他說,銀的價值,若用於文創產業上,所產生的價值會是用於工業的兩至三倍。該日本公司建立一個從招引手工藝者參觀、教學、產品售賣再到手工藝比賽的完整商業模式,將工業技術用於時尚藝術領域,實現價值提升。他強調,善用工業技術會讓文化創意產業有更多的可能性。

  活動最後進入了問答環節。現場學生踴躍提問,得到在場嘉賓們的一一解答,學生們表示通過這個講座令自己受益匪淺。

fa150211
主講嘉賓與現場師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