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迎新會致辭
張志慶
各位同學,各位尊敬的家長,
大家好。我代表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全體同仁,對2015級各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由衷地歡迎!
我想同學來這裡之前已經通過網路等各種渠道,瞭解了我們的大學,但對我們學院的一些情況可能還不瞭解。借這個機會,我簡單介紹一下。
我院目前有兩個專業:傳播學和藝術設計學。我院今年招收了傳播學本科生235名,藝術設計學本科生126名;招收傳播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共75名;設計學博士、碩士研究生78名。現在,我院在校學生總計1449名,是大學第三大學院。
我們的傳播學老師都是畢業于海內外著名高校的傳播學博士,如美國猶他大學、英國裡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北京大學等等。我們藝術設計學的老師也都畢業於海內外名校,如德國斯圖加特大學、韓國的檀國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今年我們有四位新聘老師加盟,陳雯銳博士畢業于美國伊利諾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郭羽博士畢業于日本北海道大學,顧躍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到學院之前已經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鄧榮教授來自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我們強調實踐教學。對每一屆學生我都強調,我們不培養書呆子,我們宣導全人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學院分別為傳播學和設計學建立了實驗室,並不斷完善實驗室設備。學院的多媒體新聞製作實驗室,有大型航拍機,攝影、錄音、錄影、編輯等設備。學院的金木工實驗室,有大型鐳射精雕機、3D印表機和3D彩色掃描器等設備,在澳門是一流的。今年我們還將建成一個陶藝實驗室。
當然,作為一所成立不足10年的學院,我們還有很多不足。我們的大學很年輕,我們學院更年輕,我們的教職員工很年輕,同學們更是年輕。年輕好!因為年輕,我們沒有歷史包袱,我們可以輕裝上陣,我們可以一起成長。
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成長,我們會在一起4年,2年,3年或更多的時間。這幾年怎樣渡過哪?我想跟各位說說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不是什麼教導,只是一種提醒。
第一,時間。千萬不要覺得今天才開始,時間有的是。每學年我們30周,假設你天天學習,是210天,四年,你的學習日只有844天。指縫很寬,時間很瘦,就在我們不停玩鬧手機的時候,時間毅然地、悄悄地穿過我們的指縫,頭也不回地走遠了。鬥轉星移,轉眼要畢業了,你能帶走什麼哪?大家今天可以說在一個起跑線上,但就在起跑的這一刻,差距就已經開始出現。幾年之後,差距非常明顯,而你已無力回天。
第二,時代。英國著名作家查理斯·狄更斯在其《雙城記》這部小說的開始,說18世紀後半葉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秋天。有的同學可能有一些抱怨,看到你們面臨很多父輩不曾面臨的困難。但是,你們也具有我們年輕時所不曾有的機遇和條件。對於我們學習傳播學和藝術設計學的同學而言,你們的發展機會很多。你們在澳門,在澳門科大,這樣的機會會更多。你們有很多機會參加海內外舉辦的各種比賽、展覽、招標等活動。大家要隨時關注學校學院的通知,學院的海報牆,有選擇的參加有關活動。此前,我們的學生設計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科大網點和澳大網點;設計了科大學生手冊。在科大校園,在學院走廊,大家隨處可以看到我們學生自己的作品。
第三,責任。我記得當年有人說不要跟80後說什麼民族國家,責任未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80後的很多人已經成長起來,擔負著家庭、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發展。90後,你不要只是聽有的人說什麼都無所謂,神馬都是浮雲,說說可以,不要當真;不要只是看到有的同學養尊處優、不思進取。不論你的家庭現在如何,不管你的過去如何,同學們,你必須為你的未來負責。你可以不管社會,你難道能不思考你的社會存在?你可以說不管國家,你難道能不支撐家庭?
同學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今天就講這些。
謝謝大家!
人文藝術學院張志慶執行副院長發表迎新致辭
人文藝術學院本碩博近三百新生參加2015級迎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