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的複甦與前景-朱耀偉教授講座順利舉辦

2025/02/10

2025年2月7日,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藝術名家系列講座第二六六場「香港電影的複甦與前景」在澳門科技大學R座634課室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教授及創始總監、香港人文學院院士朱耀偉主講,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司若主持本場講座。講座伊始,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代表學院向朱耀偉教授贈送紀念品,對朱耀偉教授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

張志慶院長向朱耀偉教授贈送紀念品

講座中,朱耀偉教授以“東方荷裏活”的歷史定位為切入點,回顧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與千禧年後的轉型歷程。他提到《九龍城寨之圍城》等近年票房佳作為行業注入“小陽春”活力,而《破·地獄》刷新紀錄更被視為複甦信號;然而,戲院結業潮與業界對港片產量銳減的擔憂,亦折射出產業面臨的深層挑戰。朱教授指出,香港電影的興衰不僅關乎市場供需,更涉及文化身份、創作自由與全球化競爭等多元議題。他進一步以學術視角剖析香港研究領域的困境,強調跨學科對話與本土視野結合的必要性。

講座現場

朱耀偉教授通過數據對比與案例分析,梳理香港電影從類型片主導到多元探索的轉型路徑,並以《毒舌律師》、《飯戲攻心2》等來探討新舊交融如何賦予港片新生。他亦坦言,香港電影在過去幾十年,面對困境,不能只靠單獨的幾部電影,要靠產業的健康發展,產業複甦不應僅以票房衡量,需從創作生態、觀眾培養及政策支持等多維度尋求突破,將歷史積澱轉化為跨地域對話的資本。

大合照

講座結束後,在場師生圍繞內地與香港電影的文化特色的存續以及工業體系重建可能性等議題與朱教授展開了熱烈討論。朱教授在總結中強調文化工業的本質是動態演化,港片複甦不在於固守某種純粹性,而要在全球化與在地性之間找到創造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