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传播周系列讲座之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传播研究的思考

2016/03/23

澳门科技大学16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6传播周系列讲座“新媒体背景下中国传播研究的思考”于3月18日下午3时在N座317室举行。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人文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课程主任柳旭东副教授主持讲座并向黄旦教授赠送纪念品。

黄旦教授对当今中国传播与传播研究的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他指出,中国现今的传播学研究还停留在用原有的范式和过去的理论来研究新媒体,他称其为“用旧知识拥抱新交往”。他认为,当今新媒体的出现,是给传播学科一个机会,跟其他范畴,如: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交流,帮助其打开研究视野。基于这一背景,黄旦教授提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我们应思考如何重新理解传播和传播研究。

黄教授表示,思考这一问题,首先应该认清什么是新媒体以及如何理解新媒体。他引述了多个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来为大家讲解,其中,他对于学者延森“三个维度的媒介”说法较为认同。分别是:“人的身体以及它们在工具中的延伸”, “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数字技术”。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他提出了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工具论,这也是自美国大众传播被引入后,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第二种则认为技术是一种展现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手段;第三种则是认为新媒体重构了一种网络化的关系,使社会关系重组和重构。

黄教授称,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为其带来了以下三个启示。其一是需要重新思考研究范式;其二是需要重新思考传播研究的视角;其三,应重新思考人类的历史,因为人们必定会在现时情境中看到早期的发展。他表示,在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的传播研究应该要更开放,打开视野,打破已有的条条框框,寻求新的发展。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黄旦教授与在座师生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中国传播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