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由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发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发展基金资助的"光影青春:澳门电影学术放映计划"首场活动正式启幕。著名导演方励历时十年打造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在濠江之畔引发了一场关于这部作品和这段历史的热点话题。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包括:著名导演、制片人方励,联合制片人栗颜,澳门发行人刘长妹,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电影学院助理院长张林明副教授。学术分享会由人文艺术学院电影学院课程主任孟晓清副教授、赵曦教授连袂主持,吸引了三百余名师生参与。
张志庆院长向方励导演赠送纪念品
由方励执导的《里斯本丸沉没》讲述了盟军战俘运送至日本途中,“里斯本丸”号商船被美军鱼雷击中沉没,并获得中国浙江东极岛渔民救助的历史事件。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first film”,在豆瓣、猫眼的评分分别高达9.3与9.6分,该片一举斩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并代表中国内地竞逐第97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被《好莱坞报导》誉为“扣人心弦的生存史诗”,中国渔民的救援行为是在战争黑暗中的一丝人性光辉。影片历时十年对英、美、日、中四国核心当事人及其后裔展开系统性抢救式访谈和严谨的史料考证,结合事件亲历者珍贵口述,运用三维动画技术,首次完整还原了二战期间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全貌,揭开了尘封82年的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增强了观众对那段历史的感知和理解,使得这段历史重新被人们所知,唤起了对战争中人性光辉和跨越国界温暖善意的关注。
《里斯本丸沉没》特别展映活动在学术交流环节掀起高潮。影片放映结束后,导演方励与在场学子展开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深度对谈。孟晓清副教授转述了澳科大毕业生在英国爱丁堡参加点映专场展映后,实时发来的观影感想:二战亲历者后裔颤抖着寻找亲人姓名,三代人的泪水在历史光影中交织。赵曦教授表示电影运用国际化叙事方式,以全球史观构建起历史真相,当镜头客观反映各方历史坐标时,让历史事件中每个主体都平等获得了表达的机会。由此真实且有力地表达了对于每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战争都是一场灾难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分享会现场左起:孟晓清副教授、方励导演、赵曦教授
随后,方励导演与同学们展开了对影片拍摄历程的互动分享。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映后交流中,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表达自己的感受,现场气氛热烈。其中一位同学激动不已,表示自己二刷了这部影片,深受触动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方励导演真挚回答道,自己是历史的幸运者,能为2071个家庭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纪录电影更是会超越个人生命得到更长远的延续。
![]() | ![]() |
活动现场
方励以影片中讲述东极岛渔民对盟军战俘救援故事为例,阐述了纪录片适应国际化传播的创作策略。“在展现渔民自发救援的壮举情节时,正如渔民们认为救人是天经地义的本能,这种质朴的真实性才最具穿透力。”导演特别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元素——诚意,由此认为他本人在历史事件的寻访过程中,不是采访,而是倾听。“当我们向战俘后代展示声呐绘制的沉船,96岁老太颤抖着抚摸说‘我爸爸在这里’,跨越80年的对话,更需要带着对生命的敬畏、真诚的共情。”
方励导演
活动尾声,方励导演深有感触地表示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如何看待电影创作这项事业非同一般的真正价值。现场特别迎来了历史见证者梁秀金独女黄女士的首次到场,引发了全场热烈反响。
影片中女孩梁秀金独女黄女士
本次澳门的展映活动是该作品走出内地,在世界展映的第一站。通过作品展映、专家评议与主创对话的模式,为青年影人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将持续推进“光影青春:澳门电影学术放映计划”,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兼具国际技术视野与本土人文关怀的新生代电影人才,致力打造粤港澳影视学术高地。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