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上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創新設計研究院院長胡潔教授受邀在澳門科技大學O702開展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設計與人機共融》的專題講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出席講座並贈送紀念品,講座由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美術學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主持。
張志慶院長贈送紀念品
此次講座吸引了眾多對人工智能領域充滿熱情的師生參與,氣氛熱烈,講座過程中,座無虛席。長達2個多小時的人工智能之旅,深受學生們的歡迎。胡潔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他首先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符號主義到如今的深度學習,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巨大潛力。胡教授重點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並結合實際案例,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應用前景。在講座中,胡潔教授特別強調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他鼓勵澳科大的學子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投身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和應用,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文藝術學院院長,設計學課程主任黃光輝、設計學與建築學特聘教授朱淳等出席本次講座
講座圍繞設計的核心本質是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是這個時代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不同於計算機時代和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認知與創新,這和設計的本質不謀而合。本講座的核心內容是詮釋人工智能如何驅動創新設計,剖析“人工智能”這門“科學技術”與“設計”這門“術”的融合以及對於創新設計的驅動機制,這實質上是科學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完美融合。胡潔教授結合自己二十八年來對人工智能的研究與理解,從設計學的角度介紹AIGC時代的認知與創新,以及AGI時代的推理與人機共融;並從自己的設計實踐的維度剖析人工智能驅動的設計創新。
《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設計與人機共融》專題講座現場
結束後,胡潔教授還分享了自己如何終身學習的經驗和樂趣,在他的無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中給同學們帶來對未來學習以及對人工智能設計的深刻思考。師生們紛紛表示,此次講座受益匪淺,不僅加深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興趣。
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澳科大的師生們提供了一個與頂尖學者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進一步促進了澳科大與上海交通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相信在未來,兩校將繼續攜手共進,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