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明善教授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與書法藝術”

2017/04/12

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聯合主辦的傳播與藝術名家系列講座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與書法藝術》於2017年3月31日在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N213演講廳舉辦。本次講座邀請到西安交通大學鍾明善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出席講座,並為鍾明善教授及在座嘉賓致送紀念品。

鍾明善教授結合自身對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深刻見解,從四個方面談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與書法藝術的密切聯繫,以及書法作品的鑒賞方法。包括:對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再認識;易和變的觀念;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解讀書法藝術;書法的三要素。

鍾教授表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是以“道”、“易”思想為核心,同時融匯諸子百家和外來文化思想。應主張東西方文化的相通,不盲目排斥外來文化,大中華文化是包容的,對外來文化應吸取其精華並為我所用,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各種文化,即陰陽對立統一觀。

另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易變的觀念,則體現在《易經》和《道德經》所表述的幾句話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但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仍應該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好的就是好,不好的就是不好。

對於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解讀書法藝術,鍾教授稱,中國書法的概念是用中國特製的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其中包含三層意思:第一,用圓錐形毛筆書寫,毛筆有尖齊圓健四德;第二,書寫漢字,漢字形成了獨立的審美體系,漢字是偉大的,美妙的;第三,書法是一門藝術。全世界只有中華名族把應用文字的書寫變成一門獨立觀賞藝術。沒有漢字,就沒有書法。書法鑒賞的前提條件是:見過好的:對歷代文化人有共識的典範書法藝術經典作品有感性認識;對基於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的書法審美觀念的研究;鑒賞者應當有書法藝術實踐。他強調,

如果要臨摹古人經典優秀書法作品,也應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不能盲目臨摹。

最後,鍾教授提到了書法的三要素:用筆、結字、章法。一個靈魂,就是抒情性。中鋒用筆與側鋒取險,中鋒側鋒應相得益彰。藏鋒與露鋒,筆筆藏鋒不可能也沒必要。方筆與圓筆,該方就方該圓就圓。用筆方法受矛盾律支配,應方圓兼備,藏露互現、縱收得體、輕重相輔、中側並用、拙巧兼施,“中和之美”乃是書法藝術之魂。

講座尾聲,鍾教授現場提筆寫下“科技興邦”四個大字,並將墨寶贈予澳門科技大學。

鍾明善教授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文聯學院院長,著有《中國書法史》《鍾明善書學論集》《談藝錄》《鍾明善書畫集》《自書楹聯韻語》《書法入門》等。

鍾明善教授現場提筆寫下“科技興邦”贈予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