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 “后真相时代的美国政治与社会:媒体、新媒体与特朗普”

2017/12/29

由澳门基金会赞助,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后真相时代的美国政治与社会:媒体、新媒体与特朗普” ,于12月14日下午4时假澳科大N座322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洪浚浩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人文艺术学院研究生课程主任孙瑱副教授主持讲座,并代表学院向嘉宾赠送纪念品。

讲座开始之际,洪浚浩教授就先发出提问,邀请四位同学从不同角度诠释“何为后真相时代” 。紧接着,他阐述了后真相时代为什么在2016被提出以及如何提出。洪教授表示,在2016年发生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的公投脱欧”两个标志性事件,这两件事牵涉到媒体与新媒体,从而促使了"Post Truth Era"后真相时代这个词的出现和兴起。事实上,这个词早已在几年前就被美国的学者提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能与世界上七十亿人进行联系交流,并且有很多平台和途径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这就导致人们在很多时候对事物做出的决定不是建立在真相上,而是确立在自己的情感上。

洪教授以上述两起标志性事件为例,讲述了后真相时代的具体体现,包括英国公民最终希望脱欧与美国大选最终由一直在民意调查中处于劣势的特朗普胜出。两起事件的共同点是,两个国家都因为民意调查与最终投票结果的不一致,造成了涉及国家政治事件的“大反转”。对于这个现象,洪教授指出,这是因为西方近年来出现了"Political correct"这样的理念。大部分公民都会跟随社会的主流去完成民意调查,所以他们并没有根据内心的真实想法去做出选择,反而受到社会大环境与主流的影响。到最终公投时,人们才能单独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判断,由此导致了结果的大不同。

讲座尾声,洪教授强调,后真相时代这个名词到现在还是具有争议的,但有三点是不会改变的事实。一是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媒体时代,泛媒体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二是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三是事情的真相越来越难以分辨。教授以此作最后的提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怎样才能知道真相。”他指出,在如今泛滥的新媒体上,我们得到的信息很多都属于群众情感投射出来的真相的变异或碎片,而我们要了解真相,就需要打造一个受过专业培训而且又承担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媒体。对于主流媒体我们要有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向公众提供事情的真相。

整个讲座过程中,洪浚浩教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与同学们的互动频繁。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都对新媒体时代、传播学以及后真相时代又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孙瑱副教授(左)向洪浚浩教授赠送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