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成功舉辦The Gayageum: Korea’s Traditional Zither and Its Cultural Legacy伽倻琴專題工作坊,活動特邀韓國伽倻琴演奏家Lee Seul-gi女士擔任主講,由澳門科技大學音樂學院講師Matthew Antony Haywood博士主持。
活動伊始,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唐嘉樂博士代表學校向Lee Seul-gi女士致贈紀念品及感謝狀,對其蒞臨講學表示熱烈歡迎。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音樂學院顧問唐嘉敏女士、中央音樂學院周全教授、人文藝術學院講師王乙清博士及音樂學院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活動。
唐嘉樂副校長贈送感謝狀
嘉賓合影
在學術分享環節,Lee Seul-gi女士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韓國傳統音樂「風韻」的表現形成與審美特徵,重點講解了韓國代表性樂器伽倻琴的歷史淵源、構造特點、發展演變及文化內涵。伽倻琴是韓國王朝貴族喜愛的音樂方式,其演奏方式更貼近大眾生活,朝鮮後期實學思想興起和平民意識提升,伽倻琴在散調興起與韓國民俗樂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通過現場演奏示範,Lee Seul-gi女士生動展現了伽倻琴獨特的「三拍子節奏體系」、「長且慢」的美學特質與獨特魅力。
Lee Seul-gi女士示範演奏伽倻琴
活動中,Lee Seul-gi女士與澳科大在讀音樂學博士研究生蔡曉琳、孔繁樂聯袂呈現伽倻琴與古箏合奏,演繹了韓國民謠《阿里郎》與中國經典曲目《茉莉花》。兩種同源異流的東亞傳統樂器巧妙配合,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韓音樂對話。
伽倻琴與古箏合奏
最後,Lee Seul-gi女士表示希望通過藝術治療,借助豐富音樂表現形式把傳統音樂的魅力分享給聽障等特殊人士。她的研究不僅推進了伽倻琴當代改良與融合,也為探討民族音樂如何在全球化與現代化背景下實現傳承與創新提供了重要學術視角。工作坊尾聲,Lee Seul-gi女士與現場師生進行互動交流,親自指導伽倻琴演奏技巧,讓師生們近距離體驗韓國傳統音樂的魅力。
Lee Seul-gi女士指導師生彈奏伽倻琴
此次伽倻琴工作坊為澳科大音樂學院師生師生提供近距離感受韓國傳統音樂的寶貴機會,在開拓澳科大音樂學院師生創新性研究視角、探索民族音樂在數智時代多維發展路徑、推動中韓民族音樂文化交流互鑒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活動現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