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第270场于2025年5月7日下午2点于澳门科技大学R418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导、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大当代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小松教授。王小松教授以「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看图像对技术、媒介与记忆的重构与解构」为主题向大家分享了他在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经验与在当代艺术与设计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
讲座合照
本次艺术名家系列讲座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美术学课程主任黄光辉副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讲座伊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黄光辉课程主任向王小松教授赠送纪念礼品。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黄光辉课程主任(左一)向王小松教授(右一)
在本次讲座上,王小松教授以「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看图像对技术、媒介与记忆的重构与解构」为主题,分别从浙江大学设计学科、第六十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图像知识解构三个方面进行分享。王小松教授首先提到浙江大学设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服务国家文化建设、服务国家国防建设、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建设三个角度讲解了数字人文可视化分析,人机交互界面计算设计与工效学评测,品牌包装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王小松教授在讲座上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为研究个案,探讨传统图像在当代艺术实践中如何介入技术逻辑、媒介结构与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同时以“闸口盘车图”为例,研究揭示了图像中隐含的技术链条、劳作分工、制度监管与区域经济结构,进而实现对“经济活动图像表达一制度逻辑”的三层关联重构。
王小松教授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元数据案例进一步分享其“传”的思想,其中指出档案学作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叙事策略。“传”成为一种哲学思考与文化实践的象征,反映了一种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之间平衡与融合的深刻理解
王小松教授也分享了他对图像知识体系的重构与解构的见解,详细讲解了该主题涉及的几个问题、设立的目标、核心思路、路径与跨学科的角度。特别地通过《闸口盘车图》来分享来他从经济维度解构的分析方法,指出经济维度的体系主要包括生产体系、商业与市场体系、运输与流通体系、赋税、财政、土地制度体系、经济思想、经济演化与区域差异。
王小松教授强调在全球文明对话的语境下,以“图像解构”为切入点,将图像作为“可视化证据”,不仅是理解文明结构的重要媒介,更是重构历史话语体系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图像中经济组织、制度创新与技术演化的深入解读,能够全面展现中华文明独特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由“图像解构”走向“文明重构”的转型升级。
讲座现场
同学提问现场
在本次讲座的最后的问答环节中,王小松教授分享了他对当代艺术与设计最新的思考与实践,并对现场师生的提问进行详细响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