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主辦的傳播與藝術名家系列講座之「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基本結構」,於12月12日下午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行,四川美術學院與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呂澎先生擔任主講嘉賓。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馬泉教授出席講座,並代表大學向呂澎教授贈送紀念品,同時為感謝呂澎教授向澳科大圖書館捐贈多本個人著作,馬副院長代表大學向呂教授致送感謝狀。
呂澎教授在講座中表示,在從事藝術工作時,應該從專業的知識背景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學習藝術史是極其必要的。緊接著,呂教授介紹了中國20世紀藝術史的九個階段,包括每個階段的背景、特點以及其對中國繪畫的影響。他指出,十九世紀後半期是中國現代藝術史的開端,西方傳統藝術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二十世紀初,中國產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西方寫實方法對中國畫的強烈影響,這在嶺南畫派中也得到充分體現。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重新學習西方的優秀成果,其間最大的視角轉變是藝術家開始用藝術去理解過去存在的問題,並終於走向市場。
「我們不能局限於簡單的形式背景,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是構成人類文明的真正價值。」呂澎教授表示,藝術家在歷史大背景中對他們的創作內容是無能為力的。藝術家受到國家、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所以如果要分析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不僅要有形式上的點線面色彩,還要把其放進特別的語境中去考慮。
馬泉副院長(左)代表學校向呂澎教授(右)致送感謝狀及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