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第243场艺术名家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来自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的郭南燕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主题为《上海土山湾天主教作品在19世纪末期的日本》。讲座伊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美术学课程主任黄光辉副教授向郭南燕教授赠送了纪念礼品《澳门新八景》,以表达对郭南燕教授的热烈欢迎。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汪蓝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澳科大兼职博导李立新教授,作为嘉宾参加了本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上,郭南燕教授首先引用了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名言——“土山湾是中国近代美术的摇篮”,强调了土山湾在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随后,她介绍了土山湾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土山湾孤儿院的历史渊源。这是一座由耶稣会传教士建立的艺术工坊,内设图画馆、木工部、印书馆、照相馆、五金部等多个工坊。在这里,孤儿们学习绘画、雕刻、印刷、彩绘玻璃、纺织、皮革、乐器和金工品的制作等各种手艺。其制作的产品在水平上媲美欧洲同类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广泛出口国际市场。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德国葛承亮修士指导下,土山湾孤儿们制作的木雕百塔于1915年的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甲等大奖章,彰显了土山湾工艺水平之高。
郭教授还向在座师生与嘉宾介绍了她目前的研究方向,即关于上海土山湾孤儿院制作的工艺品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这一研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研究基金的支持。郭南燕教授指出,前期工作旨在调查并建立一个数据库,主要用于记录分布在日本各地的土山湾孤儿院作品及书籍。同时,分析以土山湾作品为范本,在日本制作的书籍和版画,以深入了解土山湾作品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并为这些珍贵藏品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支持。
郭南燕教授还强调日本九州的教堂、修道院、博物馆及资料馆所保留的土山湾作品——雕塑、版画、器皿、衣物等,显示了土山湾作品在日本传教中起到的重要性,也展示了土山湾作品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西方宗教艺术,赋予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最后,讲座进一步探讨了土山湾版画在日本的衍生等相关问题,郭南燕教授强调了中国和日本的多种文化的交融。
黄光辉课程主任代表学院向郭南燕教授赠送了《澳门新八景》纪念礼品
德罗版画之善人之终
讲座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