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11日,由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主办的第15届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Asian Pacific Society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APSMER)在澳大利亚珀斯的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举办。本届会议以「后人类时代的音乐存在与生成/发展」(Being and Becoming Musical in a Posthuman Era)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音乐教育专家学者参与。澳门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谢昕博士带领2024级音乐教育与创新硕士研究生李海茵、蒋穗、吴昀晔、张琪钰、钟雅琪参与分会场报告、工作坊、海报展示等环节。
澳科大音乐学院赴会师生合照
谢昕博士发表题为「Conflicts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A Narrative Inquiry of Music Teacher Identity and Exit Decisions Among Rural-Oriented Music Teachers in China」的多案例叙事研究,深入聚焦中国乡村音乐公费师范生教师的职业身份建构与留任挑战。蒋穗、张琪钰、吴昀晔三位同学的工作坊汇报 「Integrating Tradition into Modern Classrooms: A Creative Approach to Teach Chinese String Instrument Erhu」,将传统榫卯工艺与现代创新技术相结合,充分展现了跨学科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创新教学实践的独特魅力。李海茵同学以「Study on the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Using Orff Teaching Method」为题进行了海报展示。
音乐学院谢昕博士演讲照片
学生演讲照片(张琪钰、蒋穗、吴昀晔)
学生海报展示照片(李海茵)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APSMER)创立于1997年,由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委员会推动,旨在促进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为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区域内音乐教育工作者经验互鉴与合作。此次音乐学院师生受邀参加第15届亚太音乐教育研讨会,不仅彰显学院在音乐教育创新研究领域的实力,更体现其跨学科融合的学术特色。学院将持续以科技赋能音乐教育为理念,积极探索音乐教育及其研究的创新模式。在传统音乐现代化传承与音乐教育数智化发展领域开拓新路径。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音乐的深度融合,推动音乐教育变革与创新实践,努力培养兼具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的国际化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