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濱誼特聘教授以講座領師生探索風景園林的設計感

2023/11/27


2023年11月21日,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成功舉辦了第248場藝術名家系列講座。本次講座特邀來自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劉濱誼特聘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主題為《風景園林的設計感》。蘇州大學建築學院余亮教授作為嘉賓參加了本次講座,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建築學課程主任鄭劍藝副教授、劉驍助理教授、陳悅講師、馮晶磊講師一同出席。

劉濱誼特聘教授是我國風景園林方向的權威專家,是國務院第八屆風景園林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高等院校風景園林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景觀生態學會理事、美國景觀規劃設計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現任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委員會主任、風景科學研究所所長、風景園林學博導,蘇州大學駐校學者和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從事風景園林景觀學科建設與專業教育40年,創立風景園林學與人居環境學三元論理論體系,至今出版了《人居環境研究方法論與實踐》等專著17部,發表期刊、會議論文549餘篇,負責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部委科研項目5項,以及200餘項景觀規劃與設計工程項目。研究與實踐領域包括城鄉人居環境一體化保護與發展、現代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風貌與綠地規劃設計、風景區旅遊地規劃設計、公園城市規劃與公園設計、鄉村振興的多專業學科統籌等。

講座伊始,劉濱誼教授從設計感、共情力、講故事、知整合、遊玩遊歷發現、融入事物群體6大人類能力以及相對應的“感”、“知”、“應”個體景觀感應三元體系出發,解讀人類設計感的源頭,兼談風景園林生物美感與非生物美感之辯。劉教授提出設計的核心在於設計美感,即人類個體自我意識的覺醒,是人類人居文明的起點;人類作為生物的一部分,其生物美感遠遠先於非生物美感。談到當今中國風景園林設計感的退化,劉教授總結了來自國外非生物設計美感的影響和國內設計界無自我意識的設計感受等問題。

緊接著,劉教授引出了風景園林4景3觀設計感的感受時空結構體系,即景(View)、景場(View Place)、景域(Viewshed)、景秩(View Order)4景作為設計感的時空載體,以及景(1觀)、景域(2觀)、景場(3觀)的設計感3觀脈絡。劉教授提出,1觀是人類親近自然的生理之需,2觀是人類“瞭望-庇護”的心理之需,3觀是人類探索發現精神之根源,結合參與規劃的合肥大學景觀軸線規劃作為實例分析,景觀環境如果能提供這3觀,就能成就時空的設計感。

劉教授溯源中國園林的發展歷程,回顧了中國園林美感進化的“形、情、理、神、意”5個階段,並分析了“風景感知應”引發的中國風景觀與中國人居生命觀、時空觀、價值觀,由此,劉教授提出了引發風景園林設計感的5個維度和對應的5個元素,即空間美感/形態、心理美感/情態、理想美感/理念、發現美感/精神、創意美感/創意,並由此構建景觀感應理論的“形情理三元耦合+神意二元互動+主客合一”的5維度、5元素風景園林美感體系,以及設計形感和設計意感的三元建構、解構、重構。

此後,劉教授談到源自每一生命個體的人境美感的風景園林設計感的生命起源論,景觀風景園林為生命個體將能量、信息、時空和感受、認知、應對兩組三要素完美聯繫在一起,實現三元耦合。以2017年青島西海岸中央公園概念性規劃為例,劉教授提出風景園林設計感蘊含的能量,是判斷和評價風景園林設計感的第一標準。最後,劉教授呼籲回歸風景園林親生物的設計感。

人们在看台上的人在房间里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劉濱誼特聘教授解讀人-境模型

一群人看着桌子上的电脑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鄭劍藝課程主任主持問答環節

一群人在房间里

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場博士生踴躍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