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港澳與內地師生交流計劃“唐家古鎮復興聯合工作坊”開營

2020/10/27

 10月24日下午,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與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舉辦的教育部港澳與內地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唐家灣古鎮復興聯合工作坊”在珠海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唐家灣古鎮開營。是次工作坊的現場調研階段為10月24-27日,由人文藝術學院建築學課程主任鄭劍藝助理教授、劉驍助理教授、葉健雄助理教授帶領14位設計學、建築學的本科及碩士研究生與華工設計學院師生分組混編,通過現場調查、訪談、測量等手段,了解唐家古鎮的歷史文化、建築特色、環境景觀,並選取古鎮的民居、祠堂、廣場節點作為古鎮復興的觸媒,開展概念性活化設計。

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鎮)文化中心羅玉芬主任(左五)與澳科大、華工師生合影

  開營當天,工作坊邀請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鎮)文化中心羅玉芬主任講解唐家歷史發展、近代工商行業先驅、中山模範縣、紅色基因等,同時亦分享了唐家建築文物的修繕和保護歷程、關鍵技術、地方特色等。在鳳台梁公祠,師生們參觀了“從香山走出來的中國近代工業先驅——唐廷樞之路圖片展”,並榮幸地邀請到珠海高新區唐家歷史文化研究會唐觀挺會長向師生們講解唐廷樞父親唐寶臣、唐廷桂、唐廷庚在中國近代工商業發展領域的多個第一以及在家鄉所做的慈善事跡。

珠海高新區唐家歷史文化研究會唐觀挺會長(左一)向師生們講解唐廷樞事跡

唐會長(左四)、羅主任(左五)在唐家會館與師生們合影

  最後,師生們在唐會長和羅主任帶領下參觀唐家會館,現場學習和體驗唐家傳統民居的修復和再生。澳門文物修復專家、學院老師葉健雄助理教授在唐家古圍墻的現場中詳細分析了夯土墻砌築在澳門與珠海唐家灣的異同,引起了師生們的濃厚興趣。經過此次現場調研,師生們對唐家古鎮和珠海歷史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在古鎮復興中尤其注重唐家古鎮名人文化、留學文化、愛國文化、僑鄉文化、嶺南建築藝術的傳承。兩校指導老師希望,通過本次工作坊能夠使兩校師生深入體驗唐家文化,培養建築師和設計師對建築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知識,相信唐家古鎮可以成為促進澳門和內地院校在粵港澳大灣區傳統人居環境教學研究領域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學院葉建雄老師講解夯土墻材料和構造

羅主任在省級文保單位瑞芝唐公祠講解唐家歷史

  現場調研結束後,工作坊將由兩校通過線上形式開展聯合設計指導,並在11月底於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進行項目匯報和總結。華工設計學院祝明建副教授、國家亞熱帶建築科學重點實驗室郭禕助理研究員/博士後,以及華工設計學院12位設計學專業學生共同參加了本次現場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