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于2020年12月4日下午在澳科大N座举行,讲座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教授出席讲座,并向尚辉教授致送纪念品,人文艺术学院汪蓝副教授等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得到澳门基金会赞助。
尚辉教授在讲座中将宏观理论与作品案例相结合,讲述了20世纪中国山水画从笔墨个性走向图示个性的演变历程。这种演变涵盖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山水画的写实主义观念带来的改变,山水画的描绘对象从江南风景到西北风景的改变,中国画的观念更新对山水画带来的改变,由出世到入世的心里转化对山水画带来的改变,以及上世纪山水画作笔墨流逝对山水画造成的影响。尚教授从这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作品风格,以及价值趋向的变迁历程。
尚辉教授还结合20世纪早期和末期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山水画的具体案例,讲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现实上和灵境上的变革。他从笔墨、解构和造型的方面分析了山水画从二十世纪早期、中业和末期画作风格的改变,认为传统山水画并没有空间的概念,讲究画作的笔墨,通过平面画作表达对“道”的感悟。
尚辉教授在最后讲到了山水画的图示个性,认为从90年代起,图示个性已经成为了山水画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图示个性也成为了重要现代中国山水画的重要价值。图示价值和笔墨价值也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两者应当互相平衡形成最终的中国山水画的价值。
尚辉教授结合山水画案例讲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在现实上和灵境上的变革
尚辉教授讲座引起听众对于中国画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