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立的追光者

2025/09/11

---2025年09月10日学院迎新会致辞

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张志庆教授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新会,热烈欢迎2025级的新同

学,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还有学院新入职的老师们。在历年的迎新会上,我曾和大家谈过“学以成人”,谈过坚强、沉静的应对疫情态度,也强调过“尊学术为上、重学生为本”的学院文化理念。今年,我想跟大家谈的话题是“独立”。我的理解可能有错误,可能不全面,但是,独立这件事情确实很重要,值得我们注意。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会独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生活的独立。这是从“依赖他人”到“自我负责”的过程。

很多同学尤其是本科同学,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与以前不同,在这里,小到每天的吃饭、睡觉,大到健康管理,学业规划,都需要自己安排,自己做决定。有同学说,这太好了,我就想这样,不要人管,但问题是,你要管好自己。怕的是,房间不会整理,上课找不到教室,夜夜视频夜夜欢,忘了三餐,得了肠胃炎。

生活真正的“独立”,是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是能把自己的生活、学习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父母放心,让同学们和你在一起感到舒心;是你能够自己做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第二,学习的独立。这是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的过程。

多年来在与同学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态度各有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被动接受和主动求索。有的同学上课紧跟老师思路,课后经常找老师请教,认真阅读文献,查找数据,参与实践项目;而有的学生则上课全程低头刷手机,课后对着PPT抄笔记,急于了解标准答案,只是看重考试分数,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很少找老师交流,有的研究生甚至很少与自己的指导老师见面。

学习独立,是主动的自我管理,积极的知识求索,而不是等着老师“喂知识”,不是依赖人工智能给答案。进入澳门科大学习,你必须马上学会并开始这种转变,即把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改为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可以预言,几年以后,采取两种不同学习方式,同学之间会有巨大的差距。

第三,思想的独立。这是从“随波逐流”到“清醒判断”的过程。

思想独立,古今中外,从来都是重要的,也是学习的目的之一。在今天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智能体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情,包括写作业,出设计图,做视频等等,因此,思想的独立日益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大学去年颁布了人工智能使用指引,今年又颁布了修订版。大学允许在学习、科研中使用人工智能,但是提醒大家不要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特别强调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重要性。

思想的独立,是不被“热门”、“潮流”绑架;是不盲从,也不随意否定,而是多问问why? why not? 多思考“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其他角度可以解读”;思想独立,是面对争议时,敢于用专业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是善于用理性,用逻辑去判断,而不是感情用事,情绪当先。总之,你要学会质疑,学会思考。

但是,你要能思考,能质疑,又必须首先学习,学习知识,学习逻辑,学习生活。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然而“学”不能是盲目的,要主动探索,要带着思考、带着疑问学,才能真正把知识、把经验变成自己的认知和能力。

同学们,你们新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已经正式拉开序幕。未来几年里,你们或许会遇到“不知道怎么选专业方向”的迷茫,会经历“熬夜赶作业却没拿到好成绩”的挫折,也会面临“别人的选择总是和自己不一样”的困惑。但是,同学们,不要怕。“独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自我管理、主动学习,一次次清醒判断中慢慢养成的习惯,逐步获得的能力。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想独立,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跋涉的过程中,人文艺术学院将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学院目前有20个课程,包括传播学本硕博课程,设计学本硕博,电影学本硕博,数字媒体本硕博,还有美术学、建筑学、音乐学、表演等专业课程。现在世界各国教育界都非常重视跨学科,未来社会需要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我们学院的课程设置就是跨学科的,我们鼓励同学们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科研,参与跨学科实践项目。我们的老师也是跨学科的,比如,我们有三位老师,毕业于理科,本硕博都是学习计算器编程的,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我们的全职老师都来自海内外各个名校,其中包括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韩国中央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等,他们都有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发表。他们作为你们的班导师,和你们的班级学长一起,帮助你们,陪伴你们。我们还聘请了很多兼职教授、业界导师等,他们都是来自顶尖学府的著名学者或业界杰出人士。

“独立”从来不是“孤立”,不是远离集体、拒绝帮助,而是学会在依靠与自主之间找到平衡,拥有不盲从、敢选择、能负责的底气;独立也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在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从今天开始,人文艺术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一直在你们身旁。让我们一起,以独立之姿,赴成长之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