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多位師生榮獲GDC設計獎獎項

2023/12/21

GDC設計獎2023獲獎名單於近日隆重揭曉並舉行頒獎儀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師生獲得學生組及專業組多個獎項,澳門科技大學榮獲“卓越組織獎”。

學生組: 2019級視覺傳達設計學士呂文軒的作品《褶子景 THE FOLD SITE》獲插畫類金獎,2021級傳播設計碩士陳天韻的作品《無瑕》獲插畫類銅獎,指導老師孔令旗助理教授獲“卓越導師獎”。2021級傳播設計碩士林凌的作品《澳門威尼斯人導視系統設計》獲環境圖形類銅獎,指導老師王小楓助理教授獲“卓越導師獎”。2022級設計學博士宋濛的作品《卷紙造物所——名畫卷》獲插畫類優異獎,指導老師為王雪青教授。

專業組: 2022級設計學博士陳嘉毅的作品《傳統在未來·202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設計展海報》獲動態海報類銀獎。2023級傳播設計碩士林揚權、李潮藝(indego design)的作品《“FOREST BATH” DINO ARTS AND TOYS EXHIBITION》獲動態海報類銀獎、《澳門設計周2021》獲海報類銅獎、《澳門設計周2021 霓燈市夜體》獲文字設計類銅獎及評審獎、《西洋書法年展——科技時代的工藝》獲動態海報類優異獎。2023級設計學博士鄭中和黃光輝副教授的作品《數據黑沙》獲多媒體互動裝置類銅獎。

澳門科技大學榮獲“卓越組織獎”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足部穿著, 男人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導師與獲獎學生合影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西裝, 人的臉孔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導師與獲獎學生合影

GDC設計獎(GDCAward)創立於1992年的中國深圳,每兩年舉辦一次。自創立伊始,GDC設計獎—直通過褒獎和推介最優秀的設計來激勵富有創造性的設計師群體,從“全球華人最頂尖設計獎項”,正逐步邁向“全球最重要設計獎項”之一。GDC Award 2023組委會共徵集到來自全球的參賽作品數量9882件, 再次創下歷史收件記錄新高。經評審團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嚴格、公正的統一評選,共決選出優異獎作品數量489件,其中專業組290件、學生組199件,入圍率僅4.9%。

學生組獲獎作品介紹

呂文軒的《褶子景 THE FOLD SITE》是插畫與書籍設計計畫,以線條為基礎進行的形式研究。"褶子"表示空間複雜結構,"Site"在拓撲學中表示拓撲的範疇的結構,封面用作地理勘測的水平儀便是對其的隱喻。計畫旨在二維平面表達高維空間概念,通過線條的持續、停頓、交叉、平行、切割和彎折形成褶子集群。集群相互支撐、對抗、融合、概括,從五色褶子集群衍生複雜形式。形式呼應與差分,形成力的流。計畫通過線條形式研究,探索創作方法和視覺感受,創造與觀者共鳴的非文學純形式的程式。

陳天韻的《無瑕》表達在顏值經濟背景下,身體生長紋路在消費文化中被逐步滲透和宣傳,造成生長紋路符號異化的現象,大量技術化身體創生。 為了引導人們對技術化身體紋路進行再認識,進而提高個體身體認同感,推動身體美學多元化發展。結合思辨設計方法論,以人類通過飲用“無瑕”即可獲得不再產生生長紋路的身體作為未來場景進行視覺創作,將人生拆分為六個階段,從個人、家庭、社會三個層面來構思未來技術化身體所造成的影響,進而誘發觀者的想像與思考。


林凌的《澳門威尼斯人導視系統設計》是圍繞澳門威尼斯人“水城”主題,採用“流線”這一元素為概念點進行導視系統的設計展開。 導視系統的圖形符號部分將場所中所應用到的服務與功能區進行整理和繪製,與場所的資訊進行關聯。圖形符號部分在前期場所元素“尖拱形”、“鐵藝”、“十字花形”提取的基礎上,進行設計重構,整體設計中採用的流線型設計語言表達。在不影響導視系統功能形的基礎上,與場所氛圍相契合,增添其文化性和獨特性,促進導視系統中場所營造的功能。


宋濛的《卷紙造物所——名畫卷》是以近幾年火熱的“內卷”現象為研究物件,剖析內卷會導致的預期定律、躺平定律與逃逸定律。而“卷止造物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卷紙作為設計載體,搭建了一個虛擬的卷紙商店,將內卷三大定律、標誌性事件及網路熱詞做為依據,提煉出文字詞條,嫁接到名畫人物中以插畫的形式呈現視覺符號,延伸出概念產品“名畫卷”,用“最卷的紙”來映射該“卷止”了的設計主旨,希望透過設計引發觀者的思考。


專業組獲獎作品介紹

陳嘉毅的《傳統在未來·2023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設計展海報》是以“傳統在未來”為主題的展覽,以時間為線索,串聯傳統文化設計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探討傳統文化遺產在未來的可能性。 海報以傳統“老黃曆”為元素,不斷翻開的日曆代表傳統與過去,不斷補充的日曆代表未來與可能性,一層層剝離展開,循環往復,無限延展。體現參展設計師在堅守傳統的基礎上,努力將之與現代、未來相結合,使之更好地傳承。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正在列印, 字型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林揚權、李潮藝(indego design)的《“FOREST BATH” DINO ARTS AND TOYS EXHIBITION》是為澳門當代藝術家Siomeng Chan的個人展覽“Forest Bath”進行動態的主視覺設計,從藝術家熱衷探索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特點出發,觀察和提取在日夜之間生態環境變化的各種特徵,並與Siomeng所創作的角色Dino融合,創造出一個全新的Dino專屬生態系統。展現人類與自然之間豐沛的生命力與張力。


澳門設計周2021展覽的設計則聚焦展出了本地和國外優秀的商業設計作品,帶領觀眾從不同角度多元認識設計是如何視覺化和體現商業品牌的文化與故事。主視覺設計靈感來源於澳門的“夜”與“光”。向觀眾傳達一種澳門獨特的文化混合、迷亂又時尚的視覺氛圍。其中創作的26個英文字母以不同型態、結構、顏色在黑夜中發散光芒,沒有被具象的定義,因為它們不僅僅可以代表著澳門設計力量的每一位,亦可以是澳門的各行各業,甚至可以是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獨特且耀眼的光,同時展現澳門設計未來潛在著無窮的爆發力。

一張含有 文字, 紫色, 紫蘿蘭, 洋紅色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一張含有 螢幕擷取畫面, 藝術, 紫色, 鮮豔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西洋書法年展——科技時代的工藝展覽是圍繞“科技時代的工藝”主題創作的西洋書法作品及藝術品。設計團隊大膽地幻想並模擬設計出一套前衛的“未來西洋書法工具套裝”作為展覽主視覺的一部分,四件未來西洋書法工具都與未來科技及數位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打破了西洋書法固有的傳統觀念。主視覺中透過結合西洋書法字體及充滿未來感的字體,寓意在現今科技急速發展的影響下,古典優雅的西洋書法也在不斷的蛻變幻化其無盡的潛力。

一張含有 文字, 海報, 螢幕擷取畫面, 卡通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鄭中和黃光輝副教授的作品《數據黑沙》以澳門黑沙海域海浪水文資料與近海氣象資料為素材,綜合應用多模態視覺知識的提取為方法,在潮湧波浪的擬態過程中創建擬合數據的藝術生成演算法模型,對客觀世界所映射的澳門黑沙數據資產進行藝術生成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