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的營造-碎片化下的深度記憶》藝術巡迴展:在碎片化時代重構記憶的詩意旅程

2025/10/15

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毛乃政助理教授與藝術家周贇客座講師共同呈現的藝術專案《輞川的營造-碎片化下的深度記憶》,自2025年起開啟國際巡迴展覽,以當代藝術語言重新詮釋唐代王維輞川別業所承載的文人精神與記憶哲學,在海內外藝術界引起廣泛關注與迴響。

毛乃政助理教授與周贇客座講師以王維的“輞川別業”為靈感源頭,並不試圖還原歷史原境,而是通過“營造”這一更具當代性的創作方法,將詩歌、古畫等集體記憶碎片進行超現實重構。專案運用數位媒體與多種當代形式,探討了在資訊碎片化的時代中,如何重新連接歷史縱深與個人記憶的深刻命題。

《青林图》

國內首展於2025年6月20日至7月20日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成功舉辦,由澳大利亞文化部支持的澳大利亞安瀾博物館與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聯合主辦,共展出30餘件作品。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邵亦楊教授策展,策展團隊成員:馬小茹、李其東、黃子軒、任芯寧均為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學子,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千年的美學對話。展覽首次舉辦就吸引了國內外知名的畫廊、美術館以及藝術家和專業人士的喜愛,打造了良好的開端。

image.jpg

開幕式現場

作為2025年臨沂書聖文化節重要主展覽,《輞川的營造-碎片化下的深度記憶》山東臨沂站於8月30日在李翔美術館隆重開幕,共展出40餘幅作品。本次展覽由中國民主同盟臨沂市委員會主辦,中國致公黨臨沂市總支部委員會與臨沂海外聯誼會的共同協辦。臨沂站策展人為澳門科技大學繪畫創作實踐與理論碩士生馬小茹,策展團隊成員:李其東、黃子軒、吳晨祺均為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學子。此次策展以獨特的視角、理念與清晰的學術脈絡,將毛乃政、周贇二位老師的作品與臨沂本土文化語境巧妙融合,構建起傳統與當代的藝術橋樑,展現出澳科大學子的專業素養與國際視野。

image.jpg

毛乃政助理教授導覽

開幕式現場嘉賓雲集,山東省政協常委、民盟山東省委會秘書長劉加釗,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協副主席、民盟山東畫院院長楊文森等50余位黨政領導出席活動。市委統戰部、市各民主黨派、臨沂海外聯誼會等單位給予大力支持,展覽吸引了200余位書畫愛好者齊聚開幕現場,共同見證這一藝術文化盛事。

其中《淼漫圖》作品被景德鎮製作為瓷都禮物,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新途徑。《輞川的營造》系列作品也正活躍於國際藝術舞臺。由GAUDI ART GALLERY REPRESENTS代理,先後參展慕尼克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2025年5月1日-4日)、摩納哥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2025年9月19日-21日)以及即將到來的2026年巴黎藝博會,參加展覽的作品獲得國際藝術界的廣泛好評。這場橫跨東西的藝術之旅,不僅展現了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教師們的創作實力,也體現了藝術如何成為連接傳統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橋樑,在碎片化的時代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深度記憶與文化重構的美學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