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电影学院代表团赴京参加新中国电影教育75周年系列活动

2025/10/22

2025年10月18日,在新中国电影教育75周年暨第二届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会议之际,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教授率团访问北京电影学院,随团访问人员还有电影学院助理院长张林明、课程主任孟晓清,以及表演课程与数字媒体课程的教师代表。

此次活动时值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5周年,来自澳门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院校的代表齐聚北京电影学院,共话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中国影视人才发展战略,并前往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中影怀柔基地进行了调研。

image.jpg

第二届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代表合影

18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李伟教授主持召开了“筑梦光影 智育未来:中国影视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包含主题发言、圆桌对谈等环节,针对科技发展新格局给影视行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研讨,希冀开辟人才培养新路径。

image.jpg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李伟教授发言

李伟首先阐释了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成立的初衷与愿景,并对远道而来的联盟高校代表、行业代表与各校师生表示欢迎。他表示,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电影学院在一年前就开始谋划布局,成立智能影像工程学院、科学与艺术研究院、AI影像艺术与科学中心,并在研究生层面开办“AI影像创作与研究优培实验班”,培养兼具前沿技术视野、深厚艺术素养与独立创作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端影像人才。本次研讨会也作为“AI影像创作与研究优培实验班”的开班第一课,希冀通过各位专家与学者的讲授为实验班定下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学习基调。

image.jpg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协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霍廷霄发言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协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霍廷霄为论坛作致辞。他回顾了联盟成立的过程与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表示时值新中国电影教育75周年的节点,中国电影教育已走过从“单一培养”到“多元协同”、从“技能传授”到“素养培育”的75年。他希望未来以75周年积累的教育底蕴为基石,以八校联盟的智能与资源为引擎,在技术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维度下,共同探索中国影视教育的新路径——既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初心,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影视人才;也要主动拥抱AI等新技术,让传统影视教育在创新中焕发活力,最终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image.jpg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发言

主题发言环节,博纳影业总裁于冬以“新时代的电影创新表达”为核心,围绕博纳影业十年来的创作历程回顾了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他表示博纳影业探索出了用新电影的手法创新表达主旋律电影的路径,从《智取威虎山》到《长津湖》《蛟龙行动》《四渡赤水》等,博纳影业始终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创新中摸索前路、在坚韧中表达自我。面对媒介迭新变革、观影人群流失、传统影院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减弱等挑战,行业与教育界应共同应对,此次联盟系列活动正是要打破校际壁垒,让优质教育资源从“单点输出”转向“集群共享”,从而为行业输送能破解现实难题的新型人才。

image.jpg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智影动力实验室负责人陈俐燕发言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智影动力实验室负责人陈俐燕的发言题目是“AI重构影视生产力:高校影视教育的‘变’与‘守’”。在回顾了人工智能生成影像(AIGC)近年来的巨大变革后,她认为AIGC在影视级场景中的大规模应用已不再遥远,这对当下高校影视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调整需求。面对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强势介入,她认为 “变”的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守”的是艺术与人文素养、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如此才能更好的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电影人才。

image.jpg

即梦校园合作负责人李墨稼发言

即梦校园合作负责人李墨稼以“即梦AI:中国影视人才战略注入GenAI新动能”为题分享了即梦AI的核心功能与行业实践。李墨稼表示即梦AI希望成为“想象力的相机”,通过AI数字人、智能多帧、视频1.0模型等核心功能为中国影视人才的培养赋能。他希望未来能继续加深与高校影视教育的联动,搭建课程、技术合作、训练营、赛事、创作扶持等多元一体的赋能体系,从而更好的助力AI时代中国影视人才培养与影视行业的长效有益发展。 

image.jpg

第二届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环节,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系主任高雄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董健、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智海、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助理院长张林明、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专任教师万波参与对谈,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李伟主持,联盟高校围绕AI时代人工智能与传统影视行业的关系、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对影视教育格局带来的变化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image.jpg

19日上午,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工作会议召开,由李伟主持,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常务副院长谢晓晶,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协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霍廷霄,以及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陈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智海、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董健、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高雄杰等八校教育联盟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商讨建立联盟院校优秀学生作品常态化展映及评选机制,并就展映方式、遴选标准、平台建设等细则达成了共识,致力打造促进高校影视教育与学生作品质量提高的展示平台。此外,就联盟成员多元化合作与联盟工作推进等议题,与会院校代表提出建设跨校课程共享、学生交流、开办讲座、学术研究协作等创新性合作方案,力图打破地域与校域壁垒,深化教学资源与创作经验的融合。围绕影视教育前沿课题、新技术应用与艺术创新等话题,与会代表就加强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等方向形成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image.jpg

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代表在怀柔参观

19日下午,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八所院校代表团一行到访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先后参观了声音画面中心、道具库、外景拍摄地,全面了解中国当代电影数字化制作水平和科技创新成果。在结束中影基地的参观后,代表团一行来到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在黑匣子剧场出席“线影蒙山河·追光铸甲胃”活动暨“中国电影职业装备发布会”。随后,代表团深入科研教学一线,实地参观了动画定格实验室、数字媒体学院交互式摄影棚、美术学院虚拟摄影棚、影像传媒学院平面拍摄专业实践摄影棚和综合摄影棚、图书馆和千人剧院。

高校影视(戏剧)专业教育联盟旨在汇聚全国部分高校戏剧影视专业的教育力量,通过深化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交流模式,致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专业教育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联盟以培养适配新时代行业需求的戏剧影视创作一流人才为核心,依托八校资源搭建跨校协同的教学实践与学术研讨一体化平台,助力电影产业体系升级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推动戏剧影视文化事业实现全面繁荣;同时聚焦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持续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广泛的智力赋能,切实彰显联盟成员高校在影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担当与时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