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师生参与《基因延绵》展——以艺术实践探索文化基因的延续与在地精神

2025/10/23

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吴卫鸣特聘教授策展并带领师生参与的《基因延绵》展览,自9月12日假十月初五街历史建筑「德生大按」揭幕以来,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及市民前来参观,现场反响热烈。展览凭借独特的策展理念与多媒体艺术语汇,成功唤醒人们对文化记忆与当代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并获得各界一致好评。本次展览为“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之本地策展计划项目之一,亦为庆祝「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周年的重点文化活动。以「文化基因」为创作主轴,展览跨越时空连结历史与当代。

image.jpg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吴卫鸣特聘教授主持开幕

image.jpg

开幕现场剪彩嘉宾

策展人吴卫鸣特聘教授长期关注澳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艺术转化,并将策展实践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体现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次展览汇聚多位国际及本地艺术家,包括国际知名艺术家君士坦丁、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澳门影像馆馆长陈显耀、澳门艺术家邹志全、吴正楠,以及已于人文艺术学院毕业的建筑学硕士生吴靖彤等,当中本院三位美术学博士研究生——吴登央、关皓文与许剑春亦共同参与展览的筹办与创作,充分展示学院跨领域合作与艺术研究并行的成果。

参展作品以多元媒介重构澳门的文化图像。吴登央的《澳门记忆·山海石》从神话与地质层面探讨土地变迁,以女性艺术视角将《山海经》的象征意象转化为当代语汇,寓意时间与地理的交错。关皓文以《人间马戏》聚焦市井日常,透过碎片化视觉结构及油画与综合媒材的结合,呈现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张力与律动。许剑春的《归去来兮:凝结的风景之一》则以油画语言探讨空间与记忆的互文性,揭示澳门文化的流动性与中介特质。

吴卫鸣特聘教授表示,《基因延绵》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一个探索“文化基因”如何在当代语境中持续生长的实验场。作为学院教师,他期望透过此次策展与创作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并以当代艺术语言响应本土文化的内涵与时代命题。

《基因延绵》展览将展至11月9日,每日上午11时至下午6时开放,免费入场。展览透过装置艺术、影像、多媒体与绘画等形式,让历史建筑与当代艺术交融对话,充分展现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都的独特活力,亦彰显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在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贡献。

image.jpg

《基因延绵》展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