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閉幕式現場合照)
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教師楊婷老師所講授的為期一個月的《時尚展演設計企劃》課程成果展“可持續設計&時尚展演”於 2025 年 11 月 6日在R座綜合教學大樓四樓展廳拉開帷幕。

(展覽海報)
本次課程整合構建了 “理論教學 — 創意實踐 — 動態展演 — 靜態展覽” 的完整教學體系。課程中,學生們圍繞可持續設計三大核心方向展開創作:在材料創新維度,利用回收襪料、廢棄衣鞋、天然植物纖維等環保材料,通過編織、解構、再生染色等工藝賦予廢棄物新生命;探索可迴圈、可拆解的服裝結構,打造兼具實用性與環保性的日常穿搭單品;在文化傳承層面,將不同的文化符號與技藝融入設計,實現傳統元素的時尚轉譯。
展演現場:通過動態展演的方式傳達可持續時尚設計理念

(展演現場)
展演現場,動態走秀環節成為亮點。模特身著各自設計的作品穿梭於光影之間,既有以 “深海保護” 為靈感、採用再生漁網面料製作的飄逸長裙,也有將舊衣物改造升級的街頭潮裝,以及將舊襪回收結構重組的情感敘事系列的衣物,更有融合紮染工藝的雅致新中式系列,每一件作品都傳遞著學生與老師對環保議題的思考與表達。靜態展區內,觀眾近距離欣賞作品的工藝細節,通過與設計師的溝通交流瞭解材料來源與設計理念,讓可持續理念變得直觀可感。
靜態展區:通過靜態展示的方式,讓觀眾近距離欣賞作品形態與環保材質



(展覽照片)
學生們將可持續理念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設計,既展現了紮實的專業功底,又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楊婷老師在開幕式發言中表示,“讓學生重新思考時尚的本質,時尚不僅僅是美的表達,更是我們的責任與行動,在這個快時代節奏影響下,更加關注可持續話題。”此次展演是對環保材料的創新運用和文化元素的現代詮釋,為時尚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新鮮思路,也是課程連貫性教學的重要成果,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設計能力,更培養了他們的生態思維,未來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錘煉設計能力,推動可持續時尚理念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