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鄭中院長受邀出席ISQCMC ’25 助力量子音樂領域國際交流與文化互鑑

2025/11/13

2025年10月28-29日,第三屆國際量子計算與音樂創意研討會(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ntum Computing and Musical Creativity,簡稱ISQCMC’25)在義大利巴勒莫(Palermo,ltaly)成功舉辦,會議分別於巴勒莫大學植物園(Orto Botanico)及斯特里宮(Complesso Monumentale dello Steri)設會場,匯聚全球量子音樂領域專家學者共探學科前沿。

作為量子音樂領域的重要國際會議,ISQCMC ’25以「量子計算與音樂創意融合」為核心主題,設定主題演講、音樂作品展示、論文報告及開放討論等環節,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西班牙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參與。此次會議主席由德國波茨坦大學(University of Potsdam)瑪利亞·曼諾內(Maria Mannone)與義大利巴勒莫大學(University of Palermo)露西亞·裡祖托(Lucia Rizzuto)共同擔任,顧問委員會囊括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愛德華多·雷克·米蘭達(Eduardo Reck Miranda)、意大利米蘭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Milano) 達維德·羅切索(Davide Rocchesso)等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學術規格與國際影響力備受矚目。

澳門科技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鄭中教授團隊受邀參加。在音樂作品展示環節,量子音樂作品《覓·高山流水(Seeking: High Mountains and Flowing Water)》圓滿完成首演,作品將中國傳統音樂創作要素、視覺山水意象與量子計算技術交互結合,展現量子音樂創作的多元可能,由鄭中、楊維佳(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療癒重點實驗室在站博士後)、趙峰(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古箏樂第七代傳人)合作創作完成,得到參加專家高度關注。在論文報告環節,發布「Q1量子合成器的量子門優化與自動作曲控制器實現(Quantum Gate Optimization and Automated Composition Controller Implementation for the Q1 Synth)」研究成果,從技術優化與實踐應用角度,為量子音樂設備研發與算法創新提供新思路,引發參會學者廣泛討論。

 

鄭中教授團隊音樂作品與論文發表現場

會議期間,鄭中院長與國際人工智能音樂研究領域權威學者、ISQCMC會議創始人愛德華多·雷克·米蘭達教授進行了密切交流洽談,期待通過量子計算前沿技術的交流碰撞,探索未來音樂新方向與合作可能性。同時,鄭中院長向米蘭達教授特別贈送了篆刻著「彩雲追月遇量子,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中國傳統樂器——古箏,以樂器為載體傳遞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厚底蘊。此外,鄭中院長與巴勒莫大學和大會主席瑪利亞·曼諾內進行了親切交流。

鄭中院長與米蘭達教授(左一)合影

鄭中院長與曼諾內主席(右二)合影

ISQCMC ’25的舉辦為全球量子音樂領域搭建了重要的學術交流平台,澳門科技大學音樂學院此次受邀參會,不僅提升了學校在該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更以文化為紐帶,推動了中西音樂文化與學術資源的雙向互動。未來,學院將持續關注量子音樂、人工智能音樂、音樂與健康等跨學科前沿,深化國際合作,培養兼具學術創新與文化傳播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努力探索音樂與科技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