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实验室
实验室环境和XRF检测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于2021年成立「澳门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并建立文物修复实验室。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基金、大学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和实验室迅速发展,已成为设备齐全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教学科研机构,是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的重要支撑。实验室通过广泛的国际与区域合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上海)、世界城市遗产保护高校联盟(UHC-HEI NETWORK)和「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港珠澳工作站等国际化学术网络,开展多领域的协同研究。重点开展四个研究方向:①澳门、广东、福建夯土建筑遗产;②智慧遗产分析检测和保护技术;③澳门珠海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和可持续设计;④空间信息技术与历史性城镇景观单元保护。
实验室拥有多台科学分析和检测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离心机、Q-SUN耐候老化试验箱、Q-FOG盐雾机、温烘箱、土壤筛震机、光学显微镜、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此外,实验室还自主研发了AI人工智能澳门传统青砖检测设备。
实验室除基础材料清洁、分类、检测、合成外,还可以根据澳门本土文化遗产和气候环境的独特性,对其传统材质、制造技术和周边环境作出科学研究及模拟测试。实验室也致力于对创新建筑/修复材料的研发、改良和性能测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建筑遗产和城市空间进行分析等,旨在以科学分析作为依据,指导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实践。
(1)化学分析:新旧材料检测、配比及鉴定工作。此方法常用于初步检测、方案制定及材料兼容性测试等环节。
(2)微观分析:精准测试、材料配对观察、色系分析(比色法)、矿物分析(岩相学)、微观反应、建材骨料分析。
(3)加速风化/环境模拟分析:利用科学仪器及技术分析了解传统材料及修复材料在不同气候或环境下的风化状况和速度。
实验室先后主持或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
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FDCT)科技创新提升计划项目《澳门传统中式建筑青砖墙体损伤智能检测技术和设备研发》。
澳门文化局项目《大三巴旧城墙及牌坊后夯土墙的修复顾问服务》、《为爹美刁施拿地大马路及路凼城大马路银河第四期地盘内出土古炮提供修复方案服务》、《为澳门爹美刁施拿地大马路及路凼城大马路银河四期地盘出土古炮弹提供金相检测和微观分析服务》。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广州一口通商时期东西方建筑文化交互影响研究》(子课题三)。
在珠海澳门两地,实验室的建筑师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多项修缮工程,包括:珠海市历史建筑宝臣唐公祠修缮、珠海市唐家古镇鸭塘巷5号民居修缮、澳门鲍思高建筑修缮、澳门茨林围小区营建、珠海唐家湾乡思馆设计等。通过这些实践,实验室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转化与实践应用经验,推动了遗产保护技术的落地实施,实现了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建筑本体价值的活化利用、历史文化特色、社区价值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真正再现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当代价值和文化之魂。
作为人文艺术学院建筑学和设计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开设了丰富的实践课程与活动,包括:夯土材料、青砖砌筑、传统建筑测绘、遗产信息化等。通过教学,实验室培养了学生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硕士毕业生已就职于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北京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等机构。
实验室积极参与各类重要文化遗产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展示科研成果并推动领域交流。近年来,参与的主要活动包括:2024年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会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践案例展、2023年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2022年大湾区文物建筑高峯论坛、2023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遗产保护与设计大会暨世界城市遗产保护高校联盟第一次会议、202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哥本哈根世界建筑师大会、2023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前海分展场海缘文献主题展、2024年澳门科技周暨创科成果展等。
实验室師生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利,包括:
[1]陈以乐,郑剑艺,郑亮,等.一种青砖建筑外墙面损伤类型的识别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202311672350.8,2024-03-01.
[2] Chen,Y.,Zheng,L.,&Zheng,J.(2024).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sian Port Cities and Traditional Portuguese Urban Forms Based on Map and Machine Learning Analyses(基于地图和机器学习分析的亚洲港口城市与传统葡萄牙城市形态的关联性研究).Island Studies Journal,Early access. https://doi.org/10.24043/001c.118786(SSCI收录,中科院二区,JCR-Q2,IF=1.7).
[3] Huang,L.,Chen,Y.,&Chen,Y.(2024).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spac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motivations of Shi Gandang temple in Macau. (缘起、发展与衍变:澳门石敢当行台场所营造及文化动因)Open House International,49(1),2-17.https://doi.org/10.1108/OHI-09-2022-0234(A&HCI、SSCI收录,JCR-Q3,IF=1.5).
[4] Chen, Y., Zheng, L., & Yan, L. (2024). Research on the intelligent generation of the spatial form of the island city historic district Based on parameterization: Taking Macau Taipa Village as an example.(基于参数化的海岛城市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智能生成研究:以澳门氹仔旧城区为例),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23(3), 1094-1125. DOI: 10.1080/13467581.2023.2257274(SCIE、A&HCI收录,JCR-Q3,IF=1.5).
[5] Chen, Y., Yan, L., & Zheng, L. (2023). Intelligent approach to Mining cultural tourism potential areas Based on YOLOv4: insights from Macau(基于YOLOv4的文化旅游潜力区的智能挖掘方法: 以澳门为例),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1-29. DOI: 10.1080/13467581.2023.2287211(SCIE、A&HCI收录,JCR-Q3,IF=1.5).
[6] Zheng, L., Chen, Y., Yan, L., & Zhang, Y. (2023).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of Chinese clay tiles based on YOLOv4: a case study in Macau(基于YOLOv4的广东大阶砖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以澳门为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DOI: 10.1080/15583058.2023.2246029(SCIE、A&HCI收录,JCR-Q2,IF=2.3).
[7] Zheng, L., Chen, Y., Yan, L., & Zheng, J. (2023). The Impact of High-Density Urban Wind Environ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Macau.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密度城市风环境对COVID-19分布的影响:以澳门为例)Buildings, 13(7), 1711. https://doi.org/10.3390/buildings13071711(SCIE收录,JCR - Q2,IF=3.8).
[8] Yang, X., Zheng, L., Chen, Y., Feng, J., & Zheng, J. (2023). Recognition of damage types of Chinese gray-brick ancient building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taking the Macau world heritage buffer zone as an example.(基于机器学习的青砖古建筑损毁类型识别——以澳门世界遗产缓冲区为例)Atmosphere, 14(2), 346. https://doi.org/10.3390/atmos14020346(SCIE收录,JCR - Q2,IF=3.11).
[9] 陈以乐,郑亮,郑剑艺.参数化景观视线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澳门为例 [J].南方建筑,2023(1):97-106.(北大核心和CSCD收录,IF=1.63).
[10]Lin, H., Huang, L., Chen, Y.*, Zheng, L.*, Huang, M., & Chen, Y. (202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GAN in the design of historic building facades in urban renewal—taking Fujian Putian historic districts as an example(CGAN在历史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城市更新应用研究——以福建莆田历史街区为例)Buildings, 13(6), 1478. https://doi.org/10.3390/buildings13061478(SCIE收录,JCR - Q2,IF=3.8).
[11]Zhang, L., Zheng, L., Chen, Y., Huang, L., & Zhou, S. (2022). CGAN-assisted renovation of the styles and features of street facades—A case study of the wuyi area in fujian, China(CGAN辅助街道立面风貌整治——以中国福建武夷地区为例). Sustainability, 14(24), 16575. https://doi.org/10.3390/su142416575(SCIE、SSCI收录,JCR - Q2,IF=3.889).
[12]Chen, Y., Zheng, L., Song, J., Huang, L., & Zheng, J. (2022). Revealing the Impact of Urban Form on COVID-19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Taking Macau as an Example.(基于机器学习揭示城市形态对COVID-19的影响——以澳门为例)Sustainability, 14(21), 14341. https://doi.org/10.3390/su142114341(SCIE、SSCI收录,JCR - Q2,IF=3.889)
[13]黄林生, 郑剑艺. 澳门妈祖阁匠作营造研究——兼论其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样式关联,美术学报,2022(05).
[14]郑剑艺. 基于经济转型视角的澳门城市产业空间发展演历程[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澳门特辑,2022:44-57.
[15] 叶健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WHC)联合发布《文化、遗产和气候变化全球研究和行动议程: 国际文化、遗产及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科学成果汇编》之《Development of Climate Awarenes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Historic Urban Centre of Macau》.
[16] 郑剑艺,吴波.空间转型效应:后世遗时代澳门城市空间生产力的重塑[J].建筑学报, 2018(07):99-104.(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中国城市更新发展报告2018-2019》收录)
[17] 郑剑艺. 澳门后世遗时代建筑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与保护困境[J].世界建筑, 2019(11):44-49.
[18] 郑剑艺,李炯,刘塨,费迎庆.基于功能湿地填海模式的澳门内港滨水地区城市更新[J].中国园林, 2018,34(07):91-97.
相关媒体报道:
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澳科大实验室培育文物修复专业人才
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s/M24CYDTtjY;jsessionid=F5F2A5F0576831A301575893701CB143.app09
澳门日报:科大设世遗保护发展研究中心
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105/19/content_120118.html
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绣名城 赓文脉: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会成功举办”
https://www.gz.gov.cn/xw/zwlb/bmdt/content/post_9295969.html
古迹.寻珍-体验传统夯土建筑技艺
https://www.amo.gov.hk/tc/about-us/online-articles/20240411/index.html
澳科大文物修复实验室,传承文物修复的初心和使命
https://mp.weixin.qq.com/s/ThGf-FVkT7K0OjBO4lCzfA
澳科大文物修复实验室开展澳门世遗建筑健康状况检测
https://www.must.edu.mo/news/44509-article0428183109
文化局推出古炮云上展网站 6月上旬举办导赏活动讲述古炮故事
https://www.culturalheritage.mo/detail/102621
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参加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参加“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遗产保护与设计大会”暨“世界城市遗产保护高校联盟第一次会议”
https://www.must.edu.mo/cn/news/54223-article1013125256-c
凤凰卫视《筑梦天下》澳门回归25周年节目“海上花——澳门建筑纪事”
联系方式:
郑剑艺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物修复实验室主任
澳门注册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Email: hclab@must.edu.mo
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福建武夷山古越城村夯土工具(实验室收藏)
福建武夷山闽越王城各朝代夯土试块(从左往右当代、清代、明代、宋代、汉代)
AI人工智能澳门传统青砖检测设备
实验室开展澳门茨林围夯土墙、内港8号码头三维激光扫描
珠海市历史建筑宝臣唐公祠修缮
澳门鲍思高建筑修缮
珠海市唐家湾乡思馆展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