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而行”美术学博士生学术沙龙第2期
主题一:物象、光和行为——谈绘画形式的转向
分享人:邱涛
内容概要:我的作品和行为有关,借助著各种光影,捕捉著观者与观者之间的那个“互动”。也许我更愿意认为我的工作是以绘画的方式在介入著,只是把绘的方式从“手工性”变成了“人的行为性”。近期的创作主要都是以穿透的方式在进行,画面少了一“笔”(凹),另一面则多了一“笔”(凸),有时按照物件本身所带来的明暗来进行彼此穿透,有时按照物件本身的形象来进行彼此穿透。穿透,让彼此似乎在做一种寻找和交互的游戏,诠释著物象、光和行为之间的某种关联。我的作品无所谓正反两面,虽然观者会极力的寻找画面中所表达的两面中的所谓正面,作品会让观者的“判断“行为消解。作品的两面彼此穿透,在两面灯光的照射切换下如阴阳切换般切换著画面正负形,使观者与观者之间通过作品有了一个“虫洞”现象。
主题二:灾难中的艺术
分享人:林单戈
内容概要:今年的开端就注定了这是我们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疫情,我们被动的守在家里,这不禁引发我们对艺术与灾难的思考。在灾难面前其实显得很无力,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在灾难面前毫无意义。纵观中西美史,灾难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瘟疫、战争、极端的思想文化等,艺术除了表现美,其实也大量表现灾难,从一定意义上看,灾难也造就了艺术。灾难最可怕的就是对于人类意志的摧毁,对于社会关系的瓦解。艺术虽然不能治病,但常常非常有效的作用于人的思想和情感,即便是看不懂文字的人,或者是不同语言的人,也能读懂图像。人类历史的谱写与传播离不开人类的记忆,在保留记忆的过程中艺术扮演了一种比较重要的角色,艺术家的责任是用情感将这些历史、记忆表现出来,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一种历史上的见证,保留并传播下去,这是储存人类文明最有用的手段,这就是艺术的作用。
日期:12/11 2020
时间 :15:00-16:30
地点:澳门科技大学R 座 6 楼美术馆
分享人介绍:
邱涛,1980年出生于浙江舟山,201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王小松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当代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方向为当代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
个展及个人项目:
2019,重叠——邱涛作品展,Santeramo in colle(BA),意大利;
2017,日“记”随身——让记录的行为消解在现场(罗马·米兰), 个人项目,意大利;
2016,当代艺术与传统水墨观看体验,个人专案,杭州钱江国际美术馆,中国;
群展:
2020,“艺术无涯”当代中国艺术19个案例,宝吉祥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20,“醒来在2020”当代艺术展,大悦城云中画廊,杭州,中国;
2019,“青年艺术+”优秀作品海外巡展韩国站,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韩国;
2018,“净·化”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里斯本东方博物馆,葡萄牙;
2018,“物联网街369号”滨艺术中心开幕展,杭州,中国;
2018,库里蒂巴双年展“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圣保罗,巴西;
2017,“半截门”青年艺术家联展,喜玛空间(上海喜马拉雅中心) ,上海,中国;
2017,穿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作品巡展泰国站、斯里兰卡站;
2016, CDK十周年展,UDK柏林艺术大学、CAA中国美术学院 ,柏林、杭州;
2016,青年艺术+推广计画年度大展,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北京,中国;
2016,“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百家湖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6,“城市变线”2016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特别项目,上海展览中心,上海 ,中国;
2015,正在兴起的艺术态度,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
2015,“集境密意”当代艺术四人展,艺术2号馆,杭州,中国;
作品收藏:
2015 作品《古画新语——新富春山居图》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日期:12/11 2020
时间 :15:00-16:30
地点:澳门科技大学R 座 6 楼美术馆
林单戈,1994年5月出生,祖籍福建省。广州画院青苗三期学员,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在读,师从杜大恺教授。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18年东京艺术大学交换留学,201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林若熹教授。
主要参展与获奖经历:
2020年,作品《江南本多情》入选“美好生活”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20年,作品《十月礼物》参加“大美双区”——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
2019年,作品《十月礼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19年,作品《十月礼物》入选“墨象行吟”——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中国画学科作品展;
2019年,作品《和》获“我和我的祖国”——广州美术大展优秀奖;
2019年,作品《和》入选“颂祖国”——广州画院新锐画家提名展;
2019年,作品《花难舍》入选首届广东省高校优秀作品暨“逢简水乡情”写生创作展;
2018年,作品《旧时光》参加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林若熹师生写生创作展;
2018年,作品《东京夜下》参加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第一研究室发表展;
2015年,作品《紫葡萄》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公共收藏;
2015年,作品《美意延年》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公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