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学术论坛活动预告

为进一步拓展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研究深度与广度,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新的技术应用方向,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拟定于 2025年9月4日至7日在澳门组织召开“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学术论坛。

image.jpg

WEMUST报名二维码:

1.论坛主题

论坛主题: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暨庆祝“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年

涵盖具体内容:

  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位化模式探索

  2. 文物考古遗产的智慧化保护与传承方法

  3. 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探索

  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GIS平台建设

论坛设开幕式、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现场交流等环节。


2.论坛组织

主办单位: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港珠澳工作站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澳门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中国测绘学会数字文保专业委员会

ISDE-China数字遗产专委会

ICOMOS-China数字遗产专委会

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澳门城市规划学会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学术报告

时间:2025年9月5日全天09:00-18:00

地点:澳门科技大学N座221室

主持:郑剑艺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建筑学课程主任、副教授

上午

9:30-9:38

致辞

9:38-9:40

集体合影

9:40-10:10

数字孪生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党安荣 教授

10:10-10:40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敦煌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 夏生平 副主任、研究馆员

10:40-11:10

人境场系原理与文化遗产研究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刘滨谊 特聘教授

11:10-11:40

文化遗产时空智能与活化利用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侯妙乐 教授

11:40-12:10

空间信息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实践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葛慧蓉 政研中心副总工

12:10-12:40

草原城镇的内涵、特征及布局模式——基于「分区-格局-形态」视角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荣丽华 教授(线上)

12:40-13:10

混凝土文物建筑探地雷达应用初探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薛帆 副教授

下午

14:00-14:30

AI数字孪生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彬 创始人、总经理

14:30-15:00

基于AI技术的福州古厝结构稳定性辨识及其保护措施研究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季宏 教授

15:00-15:30

澳门传统青砖墙体表面损伤的识别研究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郑亮 助理教授

15:30-16:00

极端约束下的人地互动:阿里象泉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高原极地文化遗产韧性机制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杨宇亮 教授

16:00-16:30

内地与港澳高校师生长城主题研学在榆林的探索与实践
榆林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 高秋燕 高级职业经理人

16:30-17:00

数字梦境——高斯溅射的泛用性测试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 杨茜茹 高级工程师

17:00-17:30

空间信息技术在江西传统村落文化古籍数字化领域的应用(暨江西工作站进展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王渊 讲师

17:30-18:00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江南运河沿线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特征评估及适应性发展策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琳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