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上下而行”沙龍回顧:神經美學視角下的審美起源於藝術本質——以Anjan Chatterjee為例

2021/11/25

2021年11月20日,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生“上下而行”學術沙龍活動第十一期,於2021學年第一學期在R座綜合教學大樓5樓516開啟。學術沙龍最初由2020級博士生邱濤、高琪、許劍春、譚維、李禎發起,學院支持,旨在以意誠格物為心,自由創造為行;是關註當代發生、研究東西文化、尊重傳統精神的自由學術思辨活動。今年九月2021級博士生畢波、張光帥、陳可梓、陳佳星等理事會新成員繼續組織發展。

第十一期學術沙龍主講人為2021級美術學博士生陳可梓主講,博士生張光帥主持。並邀請了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黃厚明教授以及澳科大美術學碩、博研究生等出席並參與此次沙龍討論。

陳可梓博士為我們分享的主題是《神經美學視角下的審美起源於藝術本質——以Anjan Chatterjee為例》。本次分享以Anjan Chatterjee的著作《審美的腦》作為切入點,分析神經美學的研究方式並對其優勢及局限性進行探討。陳博士首先對神經美學的定義進行介紹,對著作的基本理念、基本內容以及基本結論進行概括,並對著作的主體內容——審美的起源、藝術的本質的論證進行了闡釋。

在審美的起源這一部分,陳博士對Chatterjee的“審美心智”概念進行了歸納,總結了其具有普遍的、共同的利生性根基同時受環境因素影響而表現出靈活性和豐富性。Chatterjee將審美心理的能力和需求視為人類所共有的,是人類審美的體現,是藝術起源的普遍前提。在此基礎上,陳博士對利生性審美所體現的人的美、風景美、數字美做瞭解釋與分析。

在藝術的本質這一部分,他闡述了Chatterjee是如何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對藝術本能論和藝術副產品論進行駁斥並對這兩種論點進行調和的。再通過對書中第九章的孟加拉雀案例例進行具體分析,概況了Chatterjee承認藝術的本能根源,同時認同藝術的靈活性是對行為的本能限制之放鬆的觀點。

在總結與反思的部分,陳博士對《審美的腦》的內容及思想上的貢獻和缺陷進行了分析。陳博士認為Chatterjee的貢獻在於其不僅構建出一個基於神經科學和演化心理學的藝術框架,也為藝術理論提供一種新的角度。另外,其也認爲Chatterjee對藝術本能論的調和為康得審美能力的“主觀普遍性”觀念提供了生物學基礎,或許能使形式主義美學在當代煥發新的價值。但同時也意識到,Chatterjee的觀點仍無法回應反本質注意美學的追問,並且某些案例與歷史事實不符。以及簡單地將藝術的創意和多樣性原因簡化地解釋為壓力的施減,忽視文化背景、藝術家的意圖、觀賞者的個人偏見的共同作用。以及有文章觀點後矛盾等方面的缺陷。

 

沙龍最後,黃厚明教授進行了點評,並對最後的討論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黃教授認為Chatterjee的孟加拉雀案例不足以證明其觀點,其理論框架在系統性、完整性上亦有待提高。並通過對利生性以及人的美、風景美、數字美進一步的解釋,認爲藝術的智性是來源於生活,再次強調了藝術不僅是生物學性質的反映,更是文化的反映。並猜測藝術進步的根本原因可能不在與人類生物部分的智力提升,而是社會環境下科技文化不斷完善成熟的結果。但黃教授也認可了神經美學的研究方式。他通過相同溫度下人的不同冷熱感受的例子來説明人的感知背後具有一種心理的需求,而神經美學特有的實證研究方式能更爲深入地觀察該類心理反應以及相關的生理活動,這使其對於藝術研究而言具有必要性。黃教授最後總結,認為Chatterjee這本著作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框架,其對藝術的審美起源、藝術本質等方面的主體觀念與我們的日常研究具有一致性,但對一些問題的具體研究,仍帶給我們不少有深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