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第六期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生學術沙龍活動「上下而行」於R座綜合教學大樓5樓516開啟。人文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吳衛鳴,副教授汪藍,助理教授劉鵬以及美術學、電影學碩博研究生等出席並參與此次沙龍對談。
圖一
「上下而行」學術沙龍由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 2020級美術學博士生邱濤、高琪、譚維、許劍春、李禎等人策劃,旨在以意誠格物為心,自由創造為行;是關注當代發生、研究東西文化、尊重傳統精神的自由學術思辨活動。此次「上下而行」第六期沙龍活動由美術學博士生邱濤主持。博士的深度,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交流,更多的碰撞。
圖二
圖三
第六期學術沙龍主講人為美術學博士生高琪、譚維。博士生邱濤主持沙龍。
圖四 分享人高琪
高琪博士以《美的追隨》爲話題爲我們分享了關於其藝術實踐相關的霓美術館的一個作品,一次展覽、一群孩子以及一座美術館。從藝術家崔義的作品再到“光和作用”的展覽,她讓我們看到了美術館的多重可能性,以及與不同跨學科閒的作品合作。她的霓美術館本著“為青少年賦權,讓孩子們發聲“,讓這一座普通的小小的美術館,有了不同於別人的地方。把孩子的發言權還給孩子,以孩子為主人公,從整體的策劃開始,從去理解作品開始。當代藝術與青少年群體之間有太多的聯繫和太多的未知,都是我們非常有心想要去關注的。她通過她的美術館的不斷事件去踐行美、傳播美,讓更多的人有了去瞭解美是什麽的機會。“知美行美,知行合一。我想是在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間應該作為的一個最高地追求吧。”
圖五 分享人譚維
譚維此次分享的主題是《千禧年後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趨勢》,她以自己的工作經驗為基準分享了2000年以後出現的主要以七零和八零九零後藝術家為主藝術家和其作品。從2000年上海雙年展合法後,從經濟層面來説,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海外操盤的商業運作,藝術品的市場也更加的商業化,投資化、金融化,使得實驗性的藝術淪為大眾的裝飾和消費品。從社會上來講,藝術家因為在多元文化的擠壓下,對獨特性的需求增加,地域性和身份的認同,逐漸確立。中國的當代藝術伴隨著社會的種種發展形成了七個趨勢:寓言與敘事圖像學、抽象觀念、日常的獵奇、後傳統、身體再造、跨學科與技術的反思、藝術參與到社會性的批判。她以這七點為展開,進行了案例的分析,分享當代藝術創作的趨勢,為我們梳理出了一個當代藝術發展的路徑圖。
圖六 現場老師和同學圍繞著當代藝術的最新熱點問題和青少年美的教育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汪藍副教授對青少年美的教育非常的重要,把一個人變成一個完整的人是非常難的,藝術肯定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一個方法。而對於新生事物,不用恐懼,不用抗拒,不用害怕,要接受它,有抱有一個開放的,這個態度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社會在發展,科技在發展,這些都會對我們的所從事的,我們學習的藝術或者美術帶來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各種各樣的藝術發展不是一個藝術替代另外一個藝術的問題,而是我們多了一種選擇多了一種可能性,多了一種新的藝術。
吳衛鳴特聘教授指出,美的教育對年輕人實在太重要了,怎麼培養年輕人能形成一個探索,然後摸索出成長一個概念是很重要的。當代藝術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方法,去啟發他們的,去形成他們的概念,當然當代也是有很多很垃圾的東西,抽象藝術很爛的東西很多,所以,作為一個兒童的美術館,它的責任是很重的。
劉鵬助理教授提到當代藝術展示出來給個觀眾來看,在作品種製作過程當中,包括採集資訊的這個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這些事情對他的一個不間斷的、多重的一個影響,導致他產生出這麼一批藝術作品,而不是另外一批作品。
「上下而行」學術沙龍計劃推出10期不同主題藝術分享,每期由兩位2020級美術學博士生進行術相關主題分享,活動時間安排請留意學院網站的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