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教授与2024级博士生座谈会成功举办

2024/12/12

“潘鲁生教授与2024级博士生座谈会”于2024年12月4日晚于澳门科技大学R座632教室成功举办,本次座谈会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教授来到座谈会现场,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讲座现场

全场大合影

本次座谈会由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美术学课程主任黄光辉副教授主持,对潘鲁生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人文艺术学院孔令旗助理教授、澳门科技大学2024级美术学与设计学博士生参与了此次座谈会。

黄光辉副教授(左)致欢迎词,潘鲁生教授(中),孔令旗助理教授(右)

座谈会刚开始,潘鲁生教授便分享了自己在攻读博士期间的经历。他强调教学与学习之间的互动,并希望此次圆桌座谈会能与同学们深入探讨设计学与美术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同时,潘教授鼓励同学们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积极在本次座谈会上表达他们在研究兴趣和方向上所面临的疑问与困难。

潘鲁生教授进行座谈会交流

设计学24级博士生姚洪涛与潘鲁生教授就土地信仰与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发展研究进行了探讨。潘教授认为,就人类的信仰而言,西方信仰神学,佛教讲究轮回,中国民间信仰则为人学。土地信仰随地域而变化,泰山石敢当文化亦是如此,其信仰广泛分布于世界华人居所。对石敢当的研究目前以民俗学研究视角居多,作为设计学博士,可从图像学、民众需求等方面,探讨民间造型、符号、民俗活动空间中,其信仰的本质、精神符号是什么。以及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其内在的关系等。

设计学24级博士生姚洪涛提问

设计学24级博士生冯健舟与潘鲁生教授就AI时代的审美与传统审美的差异性进行了交流。潘教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都在发生变化。AI技术的进步对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审美标准的形成和应用上。AI审美与传统审美的共性都是为人服务的,其个性与差异取决于个人的审美标准,并且应将人的创造性作为关注重点。目前来说,AI可以复制和优化现有的设计模式,但创新和颠覆性的设计理念仍需人类设计师的参与。潘教授强调,设计师不仅是问题的解决者,更是问题的提出者,他们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引导和塑造社会的审美趋势。同时,潘教授指出,应加强中国艺术的语料库建设,在大模型语料库领域主动掌握属于中国的话语权。

设计学24级博士生冯健舟(左)提问

设计学24级博士陈虹宇与潘鲁生教授就“生生美学”话语体系及其与设计研究的结合展开了讨论。潘鲁生教授指出曾繁仁教授提出的“生生美学”是一种新的美学观念,源自于中国的哲学经典《周易》中“生生之谓易”的概念。“生生美学”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还强调落地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之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潘教授指出了中西美学体系的差异,西方美学重视框架和概念,而中国的美学更多地从生活实践和审美体验中总结规律,并不是先有概念再去套用。在“生生美学”国际化语境中的挑战方面,潘教授指出,中国的话语体系建立不应仅仅依赖西方的认可,应保持文化自信,踏实做好自身的体系建设。设计学科的学生可以从审美现象中摸索规律,合理运用“生生美学”提出的概念,丰富自己的研究和方法。

设计学24级博士陈虹宇提问

设计学24级博士王欣就AI时代一线手工艺人对数字技术所持有的接受度方面与潘鲁生教授进行了讨论。潘教授指出,在数字时代,手工艺人在新技术领域表现出了相当的活跃度,如在直播领域,手工艺人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惊人。越是民间、小众的手工艺,在数字化时代越具有广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手工艺人应打破传统观念,合理运用新技术以获得更好地发展与关注。此外,为了帮助手工艺人更好地面对新兴数字技术,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字技术,并从中受益。

设计学24级博士王欣提问

设计学24级博士李昕阳就博士学习阶段实践与理论如何平衡,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与潘鲁生教授进行了交流。潘教授认为就实践类博士生的培养而言,其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扎实的实践技巧。潘教授建议应为实践类博士生设定明确的培养标准,如确立作品的创新性和论文写作在整体评估中的占比,以此来明确实践类博士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另外,潘教授就澳科大博士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建议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博士课程,在美学、哲学、逻辑学等课程的理论基础上,增加交流和分享的环节,提供交叉学科交流平台,以开拓学生视野。潘教授鼓励同学们在博士阶段应去探索未知问题,研究方向应从自身兴趣点出发,敢于提出研究问题,研究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观点的逻辑过程。潘教授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价值,在理论学习中感受实践的重要。

设计学24级博士李昕阳提问

在座谈会的尾声,潘鲁生教授为在场的博士生签赠书籍并合影留念。整场座谈会在热烈的讨论与互动中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潘鲁生教授给现场交流博士生签赠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