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至12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孟嶺超在其講授的藝術設計學士學位課程景觀設計專業的《環境影響評估》中,設置了“澳門無障礙環境影響評估”和“澳門公園及街道空間療癒性評估”兩個專題。其中,“澳門無障礙環境影響評估”專題參與了由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李迪華教授發起的“助推無障礙環境建設高校聯合教學”活動。
該教學活動旨在通過跨學校、跨專業及跨課程的教學協作,促進各方共同參與,加强交流互動,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實踐經驗並增强行動自信。通過實踐引導學生發現“行動”的價值,鼓勵他們“把自己作爲方法”,將《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應用于實際生活場景,深入關注、研究並推動無障礙環境的改善。參與該專題的小組圍繞澳門的廣場、街道步行空間、街市和公園等公共空間展開實地調研,並提出相應的評估結果與設計更新策略。該過程不僅推動了無障礙環境理念的發展與推廣,還培養了景觀設計專業學生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與專業精神。
課程結束後,參與該專題的小組成員獲得了中國助殘志願者協會與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聯合頒發的“志願助殘服務嘉許證書”。此外,各小組的調研成果還參加了2024年第三届“無障礙包容性發展社會實踐調研成果徵集—唐仲英基金會包容性城鄉環境建設調研”活動,幷獲得500元獎勵。
專題小組成員獲得的“志願助殘服務嘉許證書”
(一)“澳門無障礙環境影響評估”專題
澳門街道步行空間無障礙環境評估
小組成員:馬澤錦、余昕陽、夏曦堯
認知障礙人群的公園環境適應性評估
小組成員:李子安,李俊良,金天博
澳門街道空間及公共交通的無障礙設施環境評估
小組成員:王子寧,李玥明,李吉祥
澳門街市無障礙設施評估
小組成員:劉姿辰,陳瑩
(二)“澳門公園、街道空間療癒性評估”
“氣味景觀”—澳門街道空間氣味地圖
小組成員:施展鴻,劉學誠
澳門街道空間療癒性環境評估
小組成員:賴延熙,翁宏宇、劉豫琛
在本次課程中,35名同學分小組進行了實地調研評估,最終完成了14套評估報告。他們通過前期研究準備、理論原則梳理、指標體系構建、模型計算以及結果分析應用五個步驟,系統地完成了調研任務,從而深入掌握了評估技能。人文藝術學院一直注重跨學科的教學與研究,此次“澳門無障礙環境影響評估”專題所參加的聯合教學活動,吸引了風景園林、建築學、城市規劃、無障礙管理、環境設計和公共管理等多個專業的師生參加,有效拓展了我院學生的視野,提升了他們的跨學科協作能力。
部分調研過程及課程結課匯報
結課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