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的論壇活動之一,由同濟大學主辦,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WHITRAP上海)和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遺產保護與設計大會”暨“世界城市遺産保護高校聯盟第一次會議”(以下簡稱高校聯盟)於2023年9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全世界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機構的5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本次綫上綫下國際會議。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建築學課程主任鄭劍藝副教授、陳悅講師受邀參加本次國際會議,在主題論壇上向各國專家學者分享了《澳門歷史性城鎮景觀層級性的形成機制和當代城鎮景觀可持續策略》,並參與成立高校聯盟的分組研討。
會議開幕式由UNESCO WHITRAP(上海)執行主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邵甬教授主持,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彭震偉教授、UNESCO文化部門執行辦公室主任多琳·杜布瓦(Dorine DUBOIS)女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及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頌教授,以及UNESCO WHITRAP秘書長周儉教授分別致開幕辭。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歷史名城保護處處長胡敏教授級高級規劃師,UNESCO城市設計與保護研究教席邁克·特納(Mike TURNER)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强教授,法國建築與遺產之城當代中國建築觀察站負責人蘭德女士,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風貌處副處長莊晴女士等專家分別作主旨演講。
隨後,三個主題論壇依次展開,包括“(1)跨學科研究——《關於歷史性城鎮景觀的建議書》的理論發展與實現路徑”、“(2)創新性實踐:城市遺產保護更新與高品質生活”、“(3)面向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遺產保護高等教育工作坊”。鄭老師在主題1分享中,詳細分析了澳門歷史性城鎮景觀格局形成機制,包括街區擴張、住區填充、街道再開發,揭示了澳門450多年城市發展的連續性和拼貼式的歷史層級性城鎮景觀特徵和形態區域。同時,结合澳門案例分析了HUL教育工作坊、社團推動社區營造、計算性分析技術等策略促進和改善澳門歷史性城鎮景觀的公衆認知、舊城區活化、世遺建築景觀視廊科學管控,實現活態遺產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主題3是本次會議的另一項重要議程,專家學者就建立“世界城市遺產保護高校聯盟”進行了深入和熱烈的分組討論。27日晚舉行的閉幕式上,邵甬教授宣讀了根據會議共識所擬定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遺產保護和設計上海倡議及世界城市遺產保護高校聯盟路綫圖》。本次會議之後,WHITRAP(上海)和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還將結合各成員可發揮的積極作用,制定項目建議書和日程表並確定正式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會員規範和框架。
WHITRAP是聯合國教科文组織的二類國際機構,是第一個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的遗產保護領域的專業機構。它服務於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及其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致力於亞太地區世界遺產的保護與發展。作爲本次會議唯一參會的港澳地區高校,澳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將積極響應WHITRAP高校聯盟的倡議,不斷推動建築遺產教學研究的國際化網絡,助力推動UNESCO《關於歷史性城鎮景觀(HUL)的建議書》在澳門的教育、研究和實踐,尤其在遺產影響評價(HIA)、遺產修復技術、智慧遺產管理、遺產保護CPD等領域推動澳門世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吳志強院士(前排左2)與全體參會人員在原上海雷士德工學院大廳合照
鄭劍藝副教授向大會作報告
鄭劍藝副教授參加主題3分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