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中国陶瓷艺术需求与设计”

2017/11/16

由澳门基金会赞助,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中国陶瓷艺术需求与设计”, 于11月10日下午4时在澳门科技大学N座213室成功举办。讲座邀请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党委书记黄弘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人文艺术学院艺术设计课程主任黄光辉助理教授主持讲座,并向黄弘教授赠送纪念品及C&A杂志(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学生作品集)。

黄弘教授首先以“消费升级”的理念引入主题,“消费升级”是在客观因素支配下主观上寻求消费改善的过程,是消费行为模式的升级和改变。黄教授表示,不一样的消费方式以及带给大众的消费感受会直接影响到一个行业的消费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分配状态,他以中国现在实体店、网络购物和体验式的购物举例,指出在现在的中国陶瓷艺术行业中,艺术家们不能忽略中国消费升级的状况,这样才能打出中国陶瓷艺术的品牌,呈现出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态势。

紧接着,黄弘教授从中国陶瓷艺术的变迁来讲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以建国瓷、出国瓷以及石湾瓷为代表,将近现代中国陶瓷艺术大概分为三个时期,从陶瓷体系的恢复时期,到中国的出国高峰时期,再到现代陶瓷的发展。尤其是七十年代末开始进入了陶瓷艺术的全面发展时期,在这期间陶瓷壁画、思潮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国际化,让陶瓷艺术慢慢进入了大师时代。后来,随着消费升级,陶瓷艺术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开始改变。黄教授指出,当代消费者开始成熟理性和追求性价比,导致陶瓷全面升级,对于陶瓷艺术品的需求也随之分流。而“功能”是对陶瓷的基本需求,尽管陶瓷器物历经上千年的变迁,陶瓷的“用”紧靠人的生活,它因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变迁的改变,但“用”的实质没有改变。随后,黄弘教授又谈到“审美”、时尚需求等购买者多方面的考虑因素。

黄弘教授针对中国陶瓷艺术提出了五点要求:观念要创新,要对民族文化关注,鼓励跨界设计,设计语言要国际化以及人文关怀。他表示,这些都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需要注意的重点,只有这样,中国陶瓷艺术才能欣欣向荣。

讲座期间,黄弘教授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最为著名的“水点桃花”、“翠竹红梅”等系列陶瓷的照片,以及一些陶瓷艺术大家的作品。最后,黄弘教授还解答了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黄光辉主任向黄弘教授赠送纪念品及C&A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