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基金会赞助,澳门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服务设计”于12月5日下午4时在澳门科技大学N318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会员潘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澳科大人文艺术学院艺术设计课程主任黄光辉助理教授主持讲座,并代表学校向潘琳教授赠送澳科大纪念品及C&A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学生作品集。
潘琳教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服务设计的历史渊源,以及造型美术和工业设计的关系。他认为在横向比较上,欧洲的工业设计比较强调形态,美国注重泛工业设计,而日本的设计理念则是节能环保。而纵向比较中,工业设计的发展亦有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由看得见摸得着转为看不见摸不著的服务设计,并和交互设计等其他多门学科融合起来,因而产品的概念渐渐开始转变。
潘教授称,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倡导的“服务设计”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一个一昧追求的精神。相较于欧美国家,我们缺少的是发现与发明。中国的水墨画、陶瓷、青铜器这些传统艺术作品领先各国,但始终无法在技术前沿站稳脚跟,潘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所有设计师去反思。
潘教授认为,工业设计中的服务设计更加体现在系统、人文、思想和行为方式之中。当人无法影响环境时,就要试着去适应环境。所以人所设计的作品就不能光突出造型,而忽略了艺术品的实用价值。当代中国人还丧失了带有文化气息的艺术作品,因为文化只能蕴含在设计师的头脑、意识之中,唯有设计师专注于自身底蕴的提升,才能创造出富含文化气息的作品。
谈及设计理念,潘教授认为中国人热衷于评价产品的外观,而美国人则会刨根究底,问出设计的价值理念。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工业设计最讲究方法,却也局限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潘教授认为创作是没有方法的,也不可以以经验为依据,因而所有的方法论都是过去式。
最后,潘教授由德国的四次工业革命的主题入手,介绍了安比托、达斯特罗姆等艺术家设计的果盘、椅子、手杖等实用简约作品,提出了对中国未来的殷切期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黄光辉
主任向潘琳教授赠送纪念品及学生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