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基金会赞助,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电影研究艺术院主办的《影视名家讲座》之“‘体验’形态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和美学探析”于2018年11月22日在澳门科技大学N101室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华师大纪录片研究主任罗薇博士。澳门电影艺术研究院蒋潇玲总监出席本次活动,并向嘉宾赠送纪念品。
本次讲座主要探讨当代纪录片中“体验”形态的美学价值和记实策略。罗博士由几部较为熟悉的纪录片作为起始,向同学们一一介绍了纪录片美学发展的四个基本脉络和演变过程,分别是创作者的意志、非虚构类影像的真实观、记录影像的文本建构以及纪实风格形态。随后她紧紧抓住“体验”这一关键词,在详细定义的前提下,围绕“体验”方式的三种分类,通过现场播放片段作为举例,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述了“体验”形态对于现今纪录片的意义和影响。
罗博士从狭义的“体验”定义出发,即“纪录片拍摄中的一种有默认的实践形式”,将其分为三类,创作者担当主体的调查形式、以被摄对象为主题的假定性情境体验和通过摄影的修辞手法打造的沉浸式观影体验,在这之中又分别通过三部纪录片《超码的我》、《维多利亚农场》和《渴望看见》表现其叙事策略上的差异。
讲座最后,罗博士向同学们诠释了“体验”形态的美学功能,即创主体介入的非虚构表演、情景体验中的个体分享感知和影像修辞打造的观影沉浸感,从而表示人们对于纪录片所固有的认知和审美,正是创作者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中,不断被打破刷新和重构,而随着VR技术的普及,“沉浸式体验”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纪实类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关于个体的、感性的真实予以更充分的挖掘。
(师生大合照)
今日科大记者:童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