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薇博士談「『體驗』形態在紀錄片中的運用和美學探析」

2018/11/23

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技大學澳門電影研究藝術院主辦的《影視名家講座》之「『體驗』形態在紀錄片中的運用和美學探析」於2018年11月22日在澳門科技大學N101室成功舉辦。本場講座邀請到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華師大紀錄片研究主任羅薇博士。澳門電影藝術研究院蔣瀟玲總監出席本次活動,並向嘉賓贈送紀念品。

本次講座主要探討當代紀錄片中「體驗」形態的美學價值和記實策略。羅博士由幾部較爲熟悉的紀錄片作爲起始,向同學們一一介紹了紀錄片美學發展的四個基本脈絡和演變過程,分別是創作者的意志、非虛構類影像的真實觀、記錄影像的文本建構以及紀實風格形態。隨後她緊緊抓住「體驗」這一關鍵詞,在詳細定義的前提下,圍繞「體驗」方式的三種分類,通過現場播放片段作爲舉例,細緻地爲同學們講述了「體驗」形態對於現今紀錄片的意義和影響。

羅博士從狹義的「體驗」定義出發,即「紀錄片拍攝中的一種有預設的實踐形式」,將其分爲三類,創作者擔當主體的調查形式、以被攝對象爲主題的假定性情境體驗和通過攝影的修辭手法打造的沉浸式觀影體驗,在這之中又分別通過三部紀錄片《超碼的我》、《維多利亞農場》和《渴望看見》表現其敘事策略上的差異。

講座最後,羅博士向同學們詮釋了「體驗」形態的美學功能,即創主體介入的非虛構表演、情景體驗中的個體分享感知和影像修辭打造的觀影沉浸感,從而表示人們對於紀錄片所固有的認知和審美,正是創作者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創新中,不斷被打破刷新和重構,而隨着VR技術的普及,「沉浸式體驗」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紀實類影視作品的創作中,將關於個體的、感性的真實予以更充分的挖掘。

(師生大合照)

今日科大記者:童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