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發展,提升藝術設計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品質,推動海內外青年的文化交流,促進海內外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的合作共贏,經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共同舉辦第十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以下簡稱華燦獎),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主題
融·合
二、競賽目標
以賽促育,通過競賽呈現,展示藝術設計創新成果,樹立設計教育人才培養的風向標,引導海內外青年設計師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就一批藝術設計類拔尖創新人才,以賽促融,通過競賽交流,加強海內外青年的交往互動,以賽促創,通過競賽評比,宣導設計理念、技術和材料的創新應用,提升設計作品的創意水準和實用價值,推動成果轉化,深化產教融合。
三、參賽對象
澳門地区高等學校在職青年教師、在讀學生、青年設計師,以及澳門居民,年齡需在45周歲(1980年1月1日以後出生)以下。
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均可,若以團隊形式參賽,每項參賽作品團隊組成包括1名第一作者和不超過4名團隊成員。高校學生組指導教師人數不超過2人。已獲得前9屆競賽各類獎項的相同作品不能再次參賽,每位選手最多參與5項作品(含第一作者及團隊成員)。
四、賽制安排
(一)賽區賽
選拔賽區內獲獎作品及路演作品至總賽。
(二)總賽
總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網路評審,參賽對象為各賽區選拔至總賽的參賽作品。第二階段為現場評審,根據第一階段成績由高到低排名,篩選作品進入第二階段。
(三)路演
路演參賽對象為賽區賽選拔推薦至總賽的作品,進入總賽現場評審的作品有機會參與路演。參賽選手可根據參賽作品情況,選擇進行實物路演(平面、數字多媒體等以設計圖展示),重點展示作品成果轉化的優勢,準備不超過5分鐘的作品介紹,由專家現場評審。具體事項以華燦獎官網公佈為准。
五、賽道設置
華燦獎分創意賽道、定向主題賽道兩個賽道。
(一)創意賽道
共設元宇宙設計、視覺與空間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設計、中華傳統文化IP開發設計、融合創新設計6大組別,根據參賽對象類別每組下設高校學生組、青年設計師組,共計12個小組。
第1組為元宇宙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2組為元宇宙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第3組為視覺與空間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4組為視覺與空間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第5組為產品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6組為產品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第7組為數字媒體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8組為數字媒體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第9組為中華傳統文化IP開發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10組為中華傳統文化IP開發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第11組為融合創新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12組為融合創新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二)定向主題賽道
設5個定向主題:“AIGC創新創業設計”“茶韻稻香,食美惟揚”“華燦運河”“鄉村振興劉姐菜籃子裏的美好生活”“靈山新文創,回歸心生活”,根據參賽對象類別每個定向主題下設高校學生組、青年設計師組,共計10個小組。
第1組為“AIGC創新創業設計”高校學生組;
第2組為“AIGC創新創業設計”青年設計師組;
第3組為“茶韻稻香,食美惟揚”高校學生組;
第4組為“茶韻稻香,食美惟揚”青年設計師組;
第5組為“華燦運河”高校學生組;
第6組為“華燦運河”青年設計師組;
第7組為“鄉村振興劉姐菜籃子裏的美好生活”高校學生組;
第8組為“鄉村振興劉姐菜籃子裏的美好生活”青年設計師組;
第9組為“靈山新文創,回歸心生活”高校學生組;
第10組為“靈山新文創,回歸心生活”青年設計師組。
如有新增定向主題賽道另行通知。
六、賽程安排(澳門賽區)
創意賽道作品徵集截止時間: 2025 年10月20日17:00
定向主題作品徵集截止時間:2025年11月10日17:00
總賽及路演時間:2025年11月
頒獎儀式及路演展示時間:2025年12月
(以上日期如有調整,以華燦獎官網公佈為准)
七、競賽官網
競賽網址:www.huacanjiang.com
開放時間:2025年7月22日
八、其他事項
所有參賽選手均不用繳納參賽費用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如出現抄襲則取消參賽資格,通報參賽選手所在單位且3年內不得再參賽。如產生侵權行為或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由參賽選手及所在單位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主辦方行使著作權包括但不限於享有對所屬競賽作品方案複製權、傳播權、展示、出版和宣傳等權利。定向主題獲獎作品版權歸華燦獎組委會,如獲獎選手不能簽署,視作放棄參賽資格。
有以下情況的,華燦獎組委會有權收回獎項標誌的使用權和已頒發的獎品:
獲獎作品(產品)由於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會危害;
設計者或生產者在未通知主辦方的情況下對獲獎作品(產品)進行重大修改,並繼續在該作品(產品)上使用獲獎標誌或利用其進行宣傳。
主辦方對本活動保留最終解釋權。
九、聯繫方式
澳門賽區聯絡電話:(+853)88973271
澳門賽區聯絡郵箱:qjli@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