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戲劇學院趙志勇教授做客第二期學術新銳前沿工作坊

2019/12/04

由人文藝術學院澳門傳媒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期“學術新銳前沿工作坊”於2019年11月27至28日舉行,兩場工作坊分為面向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師的“學術對談”,以及面向碩博研究生的“學術講座”。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趙志勇教授應邀主講,趙教授長期從事應用戲劇和西方當代劇場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具有豐富的戲劇實踐經驗。

趙志勇教授講解“民族志劇場”

第一場學術對談的主題是當代劇場實踐中的跨學科與“非虛構”,由人文藝術學院課程主任柳旭東副教授主持。趙志勇教授為大家講解了戲劇研究中PaR(Practice as Research/Performance as Research)方法的興起和概念,道出高校藝術類專業在學科建制上理論與實踐二元對立的困境,希望能通過對PaR方法的探索,找到合適的藝術類專業高等教育培養路徑。趙志勇教授還論及了自2015年起當代劇場較為關注的“民族志劇場”,即戲劇表演與社會科學質性研究方法相結合的跨學科融合,講解了口述史、民族志等質性方法在“文獻劇”中的應用。學術對談中在場青年教師與博士生就戲劇創作過程中的一些不可抗力、資金花費、演員來源、表演場地等問題與趙教授進行討論。趙教授談論現階段表演場地方面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呼籲戲劇應走出劇院,回歸社區。

趙志勇教授在講解應用戲劇

第二場學術對談的主題是“應用戲劇-一種‘有用的’戲劇”,由人文藝術學院章戈浩助理教授主持。趙志勇教授講解了應用戲劇發展的歷史淵源及戲劇理論來源,提出藝術不應該遮罩現實生活,劇場要提供一個對現實生活自我反思的空間;應用戲劇在教育、心理健康、社會工作等多個場景中應用,應用戲劇能幫助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及其家人進行溝通,包括認知阿爾茲海默症狀、協助治療等。他引出應用戲劇的現實意義是促使大眾思考公共議題,表達自己的生命。回應人文藝術學院助理院長孫瑱副教授提出的非專業人士如何嘗試應用戲劇的問題,趙教授推薦了《給演員和非演員的遊戲》一書。

講座現場

學術新銳前沿工作坊活動旨在營造人文藝術學院的學術氛圍並優化人才培養環境,為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和交流平台,嘗試搭建跨地域、跨學科的學術共同體,持續提升學院內部的學術活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