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 “老子叙事艺术"

2019/12/05

 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主办的传播与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之“老子叙事艺术”,于2019年12月4日在澳门科技大学N座举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清果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人文艺术学院传播学课程主任柳旭东副教授主持讲座。活动得到澳门基金会赞助。

谢清果教授讲解老子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谢清果教授首先生动阐释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哲学基础,认为老子以“道”为本源,开创中国哲学的先河;以“无为”原则,开创中国理国理身思想的先河;以“柔弱清静”为要旨,开创中国养生学的先河;以“不争”为特点,开创中华民族谦恭的为人处世品格;以“道法自然”的取向,开创中国生态伦理的先河。

谢教授在讲座过程中时常背诵《道德经》里的经典文本。他认为老子之美不仅在其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也在于其优美的叙事艺术和逻辑理性。老子以“道”为自论说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认为“道”集真善美与一体,非真不足以言道,非善不足以证道,非美不足以体道(合道)。老子提出叙事传播的原则是在“惟道是从”(第二十一章)与“唯施是畏”(第五十三章)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老子重视“美言”,认为 “美言可以市”(第六十二章),美好的语言是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信任等利益。不过老子也从反面提出警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语言是以信实作为前提的,如果好听的话不真实,华丽语辞反而有害于道。

最后谢教授解释了“道”的知行之难:“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下士的嘲笑与怀疑正衬托出“道”的意义与价值,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讲座吸引科大众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大家对老庄哲学表现出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