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空間信息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學術論壇活動預告

為進一步拓展空間信息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應用研究深度與廣度,探討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新的技術應用方向,實現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多學科研究的深度融合,擬定於 2025年9月4日至7日在澳門組織召開“空間信息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學術論壇。

image.jpg


WEMUST報名二維碼:

1.論壇主題

論壇主題:空間信息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暨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20周年

涵蓋具體內容:

  1. 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數位化模式探索

  2. 文物考古遺產的智慧化保護與傳承方法

  3. 空間信息技術與文化遺產影響評估探索

  4.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GIS平臺建設

論壇設開幕式、學術報告、學術討論、現場交流等環節。


2.論壇組織

主辦單位: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清華大學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承辦單位:

清華大學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港珠澳工作站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澳門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

中國測繪學會數字文保專業委員會

ISDE-China數字遺產專委會

ICOMOS-China數字遺產專委會

北京飛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澳門城市規劃學會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3.學術報告

時間:2025年9月5日全天09:00-18:00

地點:澳門科技大學N座221室

主持:鄭劍藝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建築學課程主任、副教授

上午

9:30-9:38

致辭

9:38-9:40

集體合影

9:40-10:10

數字孿生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黨安榮 教授

10:10-10:40

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數字敦煌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信息中心 夏生平 副主任、研究館員

10:40-11:10

人境場系原理與文化遺產研究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劉濱誼 特聘教授

11:10-11:40

文化遺產時空智能與活化利用
北京建築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 侯妙樂 教授

11:40-12:10

空間信息技術在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的實踐
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葛慧蓉 政研中心副總工

12:10-12:40

草原城鎮的內涵、特徵及佈局模式——基於「分區-格局-形態」視角
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學院 榮麗華 教授(線上)

12:40-13:10

混凝土文物建築探地雷達應用初探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薛帆 副教授

下午

14:00-14:30

AI數位孿生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探索與實踐
北京飛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彬 創始人、總經理

14:30-15:00

基於AI技術的福州古厝結構穩定性辨識及其保護措施研究
福州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 季宏 教授

15:00-15:30

澳門傳統青磚墻體表面損傷的識別研究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鄭亮 助理教授

15:30-16:00

極端約束下的人地互動:阿里象泉河流域人居環境適宜性評價與高原極地文化遺產韌性機制
雲南師範大學地理學部 楊宇亮 教授

16:00-16:30

內地與港澳高校師生長城主題研學在榆林的探索與實踐
榆林長城保護志願者協會 高秋燕 高級職業經理人

16:30-17:00

數字夢境——高斯濺射的泛用性測試
西南民族大學建築學院 楊茜茹 高級工程師

17:00-17:30

空間信息技術在江西傳統村落文化古籍數字化領域的應用(暨江西工作站進展報告)
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王淵 講師

17:30-18:00

基於空間信息技術的江南運河沿線農業文化遺產景觀特徵評估及適應性發展策略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張琳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