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月下午,在澳门科技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演艺厅,澳门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陈舒华教授以《从理论到舞台:音乐表演中的知行合一》为题,与师生们探讨音乐史、音乐理论知识如何融合于表演表演。
陈舒华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音乐表演不能只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审美、情感、文化与理论的综合呈现。针对演奏者或演唱者常面临的问题: 如何将乐谱上的符号转化为有生命的音乐?作曲家通过记谱法传递着怎样的音乐密码?乐谱背后的历史、风格语境与当代演奏实践的关系,以及我们熟知的音乐术语、记号等乐理知识在表演中如何有机解读?
主讲人 陈舒华教授
陈舒华教授阐释了理论与演奏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打破理论与实践隔阂的重要性。陈教授结合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著名作曲家的经典钢琴作品,通过现场的演奏,总结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音乐语言,如“军乐”“猎歌”等,同时,介绍了“华丽风格”“田园风格”“严肃风格”等具有类型性音乐风格的特征,阐明了掌握这些音乐语言特征的意义—提升演奏者对乐谱音乐信息的识别能力,从而加强表演诠释的准确性及艺术感染力。总之,演奏者需对音乐史及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地了解,并将其融入音乐表演的演奏阐释中,从而准确地表现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讲座结束后,陈舒华教授鼓励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和实践。学院师生在讲座中受益匪浅,对音乐表演从理论到舞台的融合关系和转化路径,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
讲座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