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敦煌学院承办的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建设系列专题之“敦煌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讨会”于11月13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古代敦煌美术研究” 、“丝绸之路中的敦煌” 、“敦煌艺术的现代转化•西部之旅”和“敦煌艺术的现代转化•创新之思”5个单元。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澳门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尚辉致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澳门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尚辉致词表示,敦煌给予世界的震动与敦煌艺术最早体现的中外文明交融的智慧与经验,都深深地启发了20世纪再次开始中西文化艺术交互探索的艺术家。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张大千、孙宗慰、常书鸿、吴作人、董希文、关山月、韩乐然、潘絜兹等人来到敦煌,在莫高窟古老、生动、丰富的壁画艺术中得到启发,他们既实现了自身艺术的蜕变与转向,也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汲取民族艺术养分而进行油画民族化探索与现代性变革的重要开拓者。
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刘璟发言
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刘璟参加会议中发言:阐释了飞天图像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影响。她认为在中西文化中,“敦煌飞天”形象与西方的“天使”形象具有互融互鉴的关系。她在论述中强调佛教艺术不是壹个独立而封闭的艺术传统,而是与儒、释、道传统中的视觉元素相融合并存的。通过本次会议,与会美术家与学者对深入开展敦煌艺术研究,以及如何推动“一带一路”美术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本次研讨会以“敦煌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为主题,壹方面是展示当下对古代敦煌美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探讨敦煌艺术与古代丝绸之路中各种文明的交互作用;另壹方面则是着眼于敦煌艺术在20世纪的现代性转化以及敦煌艺术在当代如何进行创新性发展。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以及《美术》杂志社、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画院、兰州画院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共计68名专家学者。王镛、林木、陈池瑜、黄宗贤、岳洁琼、王玉芳等著名学者通过图文并茂的精彩演讲,从敦煌艺术的现代化美术体系建构、古代敦煌美术研究、丝绸之路中的中西美术互融互鉴、敦煌艺术的现代转化和资源创新等方面探讨敦煌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于当前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重要启示。
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建设系列专题之“敦煌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研讨会”会议合影留念